小年祭灶:从秦汉延续至今的孝亲文化传统
小年祭灶:从秦汉延续至今的孝亲文化传统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迎祥的孝亲文化。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灶仪式,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这一习俗自秦汉时期流传至今,展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亲文化。
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一直流传至今,古代的祭祀活动非常盛大,小到平民百姓,大到皇帝百官,无不重视此事,做了好事,考了状元,打了胜仗,修了工程,人们乐意通过“祭灶”的方式,向上天展现自己的业绩。
过小年时,人们会购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食品供奉灶王爷,祈求他嘴甜,上天多言好事,除此之外,一家人还会围在一起吃团圆饭,饺子是主角,必不可少。
灶王爷是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每个家庭的厨房中,都有一位被尊称为“灶王爷”的神祇守护着,这位奇特的守护神,是家庭的保护者,是天庭派遣到人间的耳目,负责监察人间的善恶行为。
灶王爷,又称灶君,灶君司命,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位重要神祇,据传,灶王专门负责记录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每年小年之际,他会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些记录,以决定该家庭来年的福祸吉凶。
灶王爷的角色不仅限于家庭内部,他还与五行学说相关联,影响着家庭的阴阳平稳,进而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健康、财富、子孙繁殖以及寿命长短,老一辈的人非常重视,多年来一直备受崇拜。
祭灶物品
糖果、糖瓜、苹果、火龙果、橘子、点心、糕点、
元宝纸钱、红色蜡烛一对、酒、酒杯、香烛
一匹马,(马儿是秸秆扎的,假的,自行制作)
祭灶时间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晚上,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祭祀过程
- 祭灶仪式一般都在厨房进行,先提前把厨房清扫干净,灶台擦洗干净。
- 在灶王爷神像前,摆放好糖瓜、点心、贡品、水果,点上蜡烛和三炷香。
- 净手、整理衣着、保持面部干净,开始跪拜神像。
- 祭拜时要说: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感谢灶君对我们家的照顾,请护佑我们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遂。
- 把神像揭下来,和纸钱、元宝、马匹一起焚烧,(送灶神上天),在焚化的过程中,同时嘴中默念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到了这里,祭祀仪式基本已经完成,将供品撤下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分食,沾沾喜气。
- 正月初四,是灶王爷返回人间的日子,需要在这一天迎接灶神归来,重新张贴一张新的灶神即可,祭灶随心就好,心诚则灵。
很多人说这都是迷信活动,那么请问财神是不是迷信活动呢?为什么全国各地还有许多人接财神、祭拜财神呢?
为什么还要祭祖,寻求祖宗的庇护呢?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不是没道理的。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