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脚下雄村:竹山书院见证八百年徽州文脉
黄山脚下雄村:竹山书院见证八百年徽州文脉
雄村,这座被誉为“徽州最雄村”的古村落,静静地坐落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历经八百多年的沧桑岁月。这里不仅是一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更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走进雄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的年代。
竹山书院:教育兴村的见证
竹山书院,是雄村最著名的文化地标,也是徽州现存最完整的书院。书院始建于乾隆年间,历经十余年才建成。这里曾是雄村曹氏族人讲学之所,承载着徽州教育的辉煌历史。书院的大门上方,“竹山书院”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据传出自清代金石书法大家邓石如之手。
书院的建筑布局严谨,分为讲堂和园林两部分。讲堂内悬挂着圣人像立轴,中堂庄严肃穆。园林部分则古雅简洁,富有生机。最令人称道的是书院内的凌云阁,又称“文昌阁”,高大雄伟,石基八面,阁分二层,各具八角。阁的上层八面皆窗,正面窗外悬有陶匾,上书“俯掖群伦”,是曹文植的手书。下层前柱为石制,两柱间有一匾,兰底楷书金字:“贯日凌云”,石柱悬一对联,上联“扶君臣朋友之伦,心悬日月”,下联“证圣贤豪杰之果,道在春秋”,尽显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桃花坝: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离开竹山书院,沿着新安江畔漫步,便来到了著名的桃花坝。这是一道沿江而建的高大石堤,形如雉蝶。当年,雄村曹氏沿十里长堤遍植桃花,既保持水土,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春日里,桃花盛开,如云似霞,与碧波荡漾的新安江相映成趣,美不胜收。桃花坝不仅是曹姓家族的滨江公园,更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登上坝顶,极目远眺,江水清清,对岸青山竹丰林茂,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
宰相故里:人才辈出的荣耀
雄村的荣耀,不仅体现在自然风光和文化教育上,更在于其人才辈出的历史。村中的“宰相故里”牌坊,无声地诉说着雄村的辉煌。清朝时期,雄村人曹文植、曹振镛父子两代均为一品尚书,当地人沿用前朝宰相称谓,将这里称为“宰相故里”。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徽州文化重教育、重人才的生动写照。
慈光庵:孝道文化的体现
在桃花渡口,乘船可以到达对岸的慈光庵。这座庵堂是曹振镛为其姐所建,背后有一段孝道佳话。相传曹振镛幼年时读书不用功,其姐苦心规劝并激励他说:“你往后若能官位高过家父,我愿出家为尼。”后来,曹振镛功成名就,便在隔岸对面的山坡上为姐姐建了这座“慈光庵”,以示孝道。
雄村,这座承载着八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才辈出的历史,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在这里,每一处古迹都在诉说着徽州文化的辉煌,每一座建筑都在展现着先人的智慧。走进雄村,仿佛走进了一部活生生的徽州文化史,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