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热推:“人工智能+”引爆明年赚钱机会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27: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热推:“人工智能+”引爆明年赚钱机会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预示着明年信息技术领域将迎来新的赚钱机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零售、农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将催生大量新兴业态。专家预测,银发经济下的生命医药产业、新型工业化的智能制造业、智能家居里的人形机器人等将成为未来的投资热点。抓住“人工智能+”的风口,把握住明年赚钱的机会吧!

01

政策引领,人工智能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是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学习人类的智慧,能够像人一样做出智能化的反应。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得怎么样?

02

技术突破,生成式AI引领新潮流

受聊天机器人ChatGPT于2022年11月推出加持,2023年成为了AI(人工智能)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活跃的开源环境和多模态模型一同推动了AI研究的进步。随着生成式AI持续从实验室走入现实,人们对这项技术的态度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对于2024年的AI发展趋势,行业专家们也给出了一些展望。在此澎湃新闻记者综合相关分析,总结出了AI在2024年中的五大发展趋势:

  1. 生成式AI将继续快速发展
    2022年下半年,AI文生图软件首先点燃了生成式AI的热度,而这股热潮随着ChatGPT的发布达到了巅峰。“生成式AI”的搜索量在2023年出现激增。在生成式AI受到瞩目之前,大多数AI应用都使用了预测式AI。顾名思义,预测式AI会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趋势的预测或提供见解,而不会生成全新的内容。相比之下,生成式AI会利用机器学习,从训练数据中学到“思考”的模式,以此创造具有原创性的输出。

生成式AI和Deepfake研究专家Henry Adjer指出:“我们仍处于这场生成式革命的初期阶段;未来,合成介质和内容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实现民主化。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新奇事物,而是将在娱乐、教育和供给方面推动突破性的进步。”

  1. AI模型将从单一模式转向多模态
    传统的AI模型专注于处理来自单一模态的信息。而现在,通过多模态深度学习,我们能够训练模型去发现不同类型模态之间的关系,意味着这些模型可以将文本“翻译”成图像,以及让图像变成视频、让文本变成音频等等。

多模态模型自去年以来受到了热烈的关注,让用户与AI的互动变得更高效。这也就是为何谷歌在去年12月发布的大模型Gemini的宣传片引起了轰动:在片中,Gemini似乎能够实时识别图片,还会生成音频和图片来辅助回答。

谷歌Gemini宣传片截图。

不过,谷歌在事后承认,该宣传片经过一些剪辑。但是,它至少向我们展示了多模态AI在未来可能会发展出的模样。

  1. AI将进一步融入各行各业的工作
    相信许多人在进行工作时,都已经会习惯性地打开ChatGPT等AI工具,让其作为“秘书”来随时辅助自己的工作。

ChatGPT正在成为最受欢迎的“办公伙伴”。

在今年一月的达沃斯论坛上,AI新锐巨头OpenAI的创始人CEO萨姆·奥特曼强调,AI带来的技术革命不同于以往,但AI不会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取代掉许多工作,而是成为了一种“提高生产力的不可思议的工具”。

对于这样的未来,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作为“打工人”,我们将需要适应并获取与AI相关的新技能。

  1. AI将放大和增强个性化
    近几年来,用户都感受到了“个性化推送”的魅力:从社交媒体到视频网站,越来越复杂的算法似乎总能知道用户想看什么,并在合适的时间展示合适的内容。AI正在加速让各类媒介从“大众化”转变为“小众化”,最终目标是真正实现一对一的互动。

AI初创企业Synthesia的首席执行官Victor Riparbelli表示:“我们预测:在不远的将来,大众传播将越来越成为过去式。合成媒介和内容将创造新的、个性化的通讯形式,而(传统的)媒体景观将彻底改变。”

  1. AI监管问题将受到重视
    最后,不出所料的是,2024年会成为AI监管的关键一年。逐渐变强的AI也为监管部门带来许多全新挑战,就如同漫威《蜘蛛侠》中的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德勤(Deloitte)的风险咨询主管兼全球技术部门负责人Gillian Crossan认为,AI令“被遗忘的权利”再次受到重视:“当这些大模型利用大量数据进行学习时,你如何保证它们是可控的,以及自己的信息能够被它们遗忘?”

欧盟在AI监管方面可谓是取得了领先地位。据报道,欧洲议会和欧盟国家的谈判代表于去年12月已经就AI监管达成了协议。未来,AI系统将被划入不同的风险组:一个应用的潜在风险越高,对它的要求就应该越高。欧盟希望,这些规则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复制。

03

行业应用,智能制造展现新质生产力

大模型是驱动产业智能化的新引擎,制造业是人工智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领域。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的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最先进的工厂,代表工业领域顶级的智能制造能力。这家企业之所以在去年被评为“灯塔工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中采用了大模型等大量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兴澄特钢厚板分厂智能化主管王孝敏:“现场遍布着上千个高精度检测仪器,相当于我们人的五感,可以实时获取产线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工业机理和AI的智能模型,通过模型的不断自学习,获取最优的指导策略来指导生产。目前,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是提升了29.8%,质量损失成本是下降了46.7%。”

这家“灯塔工厂”每年可以生产690万吨特殊钢材。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高精度感应仪器相结合,他们解决了特钢行业多品种、小批量与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能够实现产品的柔性定制。目前企业定制化订单数量提升了35.3%。

王孝敏:“企业大量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现场数据汇聚到云平台,在云平台上部署人工智能模型。利用这些海量数据训练更强大、更准确的模型,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生产任务。”

04

教育创新,AI赋能高等教育新变革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公布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教育部鼓励各高校加强研究交流,深化“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推进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05

未来展望,把握“人工智能+”投资新机遇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通用技术,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抢抓机遇,从国家战略层面部署人工智能,政策及时精准发力,取得明显成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首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工业质检、知识管理、自动驾驶、语音交互……人工智能应用正向纵深演进。在人工智能这一科技新赛道,我国已处在世界第一梯队。

魏凯:“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取得飞跃,主要是靠海量数据,从数据里去学习,取得智能的能力,这就导致了未来决胜的关键是谁有丰富的数据就能够掌握人工智能。恰恰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优势,我们有海量的人口,有大量的互联网用户,在消费端就会积累下来广泛的、多样化的数据资源;另外我们有全球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也在生产端积累了大量的高价值数据。”

数据、算力、算法,被认为是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技术底座。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还得益于我国超前布局算力等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算力总规模已经居全球第二。

魏凯:“数据就像人工智能里的原料,算法就相当于加工原料的配方、工艺流程。算法是靠算力来运行的,像现在的大模型要把海量数据喂给大模型,中间就需要很庞大的计算机集群去处理这些巨大的数据。往往可能需要几万台甚至几十万台机器一起来训练这样一个模型。”

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虚拟数字人是重要的应用方向。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数字虚拟主播、数字讲解员、数字人智能客服、AI分身纷纷涌现。现在,在大模型技术的快速渗透下,数字人产品也迎来了智能化的飞跃。

腾讯公司北京总部

主持人劳春燕:“今天我要见一位神秘的朋友,据说它不仅跟我长得一样,而且连说话的声音、语气都是一模一样。”

劳春燕:“原来这就是今天我要见的朋友啊,几乎跟我长得一模一样,你是谁?”

机器人:“我是劳春燕的数字分身,我拥有她的外形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模型大脑,不信的话你可以考考我。”

劳春燕:“我们人类可以去火星上生存吗?”

机器人:“根据已知信息,科学家认为火星可能拥有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因此人类有可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并不太冷,也并不会过于荒芜,所知道的生命形式,比如细菌,可以在那里生存,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实际案例。”

这位与主持人对话的数字人,被称为“数智人”,意思是智能化的数字人。云智能数智人是新一代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在大模型的加持下,通过整合语音交互、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AI能力,导入专属知识,就可以为千行百业的用户提供更准确、个性化和有温度的交互服务。

腾讯云副总裁王麒:“去年4月腾讯云推出的数智人生产工厂,只需要一分钟真人口播视频,就可以轻松实现数智人的自助式生产。近期我们再次升级,结合深层次动作,加速数智人在AI助理、人像写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