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巴黎奥运会郭晶晶又火了,她的育儿观也在悄悄走红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5: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巴黎奥运会郭晶晶又火了,她的育儿观也在悄悄走红

在巴黎奥运会上,郭晶晶以国际泳联裁判长的身份亮相,而她与丈夫霍启刚的育儿方式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陪伴到勤俭节约,再到身体力行,这对明星夫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这次巴黎奥运会上,跳水皇后郭晶晶担任国际泳联裁判长。

她还和老公霍启刚一起观看乒乓球混双比赛,一起见证“莎头组合”夺冠的历史性时刻,这段相互成就的美好婚姻,引来无数人羡慕。

但更让人羡慕的还是他们既接地气,又能达成一致的育儿方式。不互相拆台的育儿方式有多香?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多忙,陪伴从不缺席

很多爸爸觉得,自己负责挣钱养家就可以了,照顾孩子是妈妈的事。

事实上,父母任何一方的缺位,都将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甚至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

因为孩子除了感情的需求之外,还需要从妈妈身上学到女性的角色、形象建立和人生模式,更需要从爸爸身上学到男性的角色、形象建立和发展模式。

深明此理的霍启刚,可谓是为很多爸爸做出了榜样:

媒体拍到霍启刚最多的,不是出席各种社交场所,而是带娃。

平时周末,霍启刚基本都在家。如果没有应酬,他晚上都会回家吃饭。即便有应酬,他也会抽空回家看看孩子,哪怕只有一小时。

对于陪伴孩子这件事,霍启刚说:

真的要投资时间,大家工作都忙,但是不能以忙为借口,就忽视了家庭。我对孩子,就希望不是物质上的东西,不能说:“我没时间陪你,给你买个礼物带回家”,我觉得这种价值观就不对。

每天我都坚持早起,一定陪儿子吃早餐。我今天也是陪他吃完早餐,送他上学之后才来南沙。如果不珍惜这些时间,小孩子很快就长大了。

为了不缺席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刻,他们会陪着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还会带孩子一起去参加公益活动,或者户外活动,体验生活,开拓眼界。

龙应台说:

“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错过了有效期,再怎么努力也难有效。

对于这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经历,父母应该珍惜。孩子是上天给的一份礼物,我们应该在有效期内全情投入,耐心的陪伴着他们长大。”

教父里这样有一句台词: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深以为然!

希望所有的爸爸都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虽然我们没有霍启刚的身家,但我们可以像他一样照顾、陪伴好家人。

勤俭节约,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很多父母受“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影响,总是想把最好的买给孩子。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导致现在的孩子物质攀比之风盛行。

尤其是随着直播及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收入可观的网红,这种风气也日渐影响着00后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越是在这种风气下,父母就越要从自身开始降低物质消费,越要控制孩子的开销,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这方面,郭晶晶和霍启刚又是典范:

他们逛地摊,买几十元的衣服;

参加国庆大阅兵时,郭晶晶头上扎的是价值3块钱的发圈。

霍启刚逛超市时,肩上挎的是蓝色的环保袋。

甚至在搬离霍家大宅的时候,还背了一个超级接地气的编织袋。

对于儿子,郭晶晶霍启刚也没有像其他富豪或者明星,给孩子穿几千几万的衣服鞋子,而是穿200元左右的鞋。

郭晶晶和霍启刚夫妇低调、朴实的作风,不是作秀,而是给孩子示范,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郭晶晶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说:她自己是比较勤俭节约的,毕竟那个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有些东西你确实用得的,可以省的,就去省一下,不是用价钱来衡量的,实用性更重要。

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好榜样

董卿说: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可以了。”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顺应孩子天性的。

希望孩子爱读书,郭晶晶已经不满足于在家里的陪读,她还会参加香港的书展活动,为小朋友们讲故事。

霍启刚不仅带着三个孩子坐在台下为老婆加油打气,还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晒出现场的照片。

并配文称:“这是太太首次公开讲故事,所以全家总动员来到现场支持她,希望她能得到鼓励。”

活动结束后,夫妻俩又牵着孩子一起逛书展,画面十分温馨。

希望孩子全面发展,他们会在家里陪孩子画画、练书法。

在他们这种身体力行的培养下,三个孩子都多才多艺。

大儿子霍中曦会滑雪、击剑、书法、钢琴……参加过多场击剑比赛,成绩傲然。

不过,他最擅长的还是大提琴。年仅8岁,就能在大型音乐会上气定神闲地演奏,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两个女儿也同样出色。学芭蕾,学滑冰。兴趣广泛,才艺精湛。

教育部长陈宝生曾说:

“科学的教育观,是要对孩子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也就是说,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做;家长做不到的,绝不强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长理性地引导孩子。”

话虽不长,但却用最直白的语言道破了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多大呢?

《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中指出:

孩子从出生时就开始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这种模仿甚至会持续到一个人的中老年。

所以,想要孩子长成什么样,父母就要先做到。别忘了,孩子是你的复印件。

每次说到教育,很多父母总觉得有高学历,有钱才可以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可否认,父母的高学历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父母的财富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资源。

但,这些绝不是教育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父母的精神品质。

郭晶晶说:为了孩子,每个母亲都很拼,都值得拿到金牌,她的孩子也不是十项全能,毕竟奥运金牌妈妈也是只专注于跳水。

她还经常跟孩子说,人生就是会有输有赢的,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赢的时候享受快乐,增加自己的信心。

如果每个孩子都能被父母这样陪伴过、影响过、鼓励过,相信他们都会从心底里生出无穷的力量,有勇气、有方法,且百折不挠为自己的未来奋力拼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