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魔改”《甄嬛传》:版权争议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验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04: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魔改”《甄嬛传》:版权争议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验

近日,AI“魔改”《甄嬛传》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些视频将经典宫廷剧改编成了各种荒诞离奇的版本,如熹贵妃持枪射击皇帝、华妃骑摩托等,不仅引发了版权争议,也引发了公众对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

01

AI魔改的法律边界

AI“魔改”虽然看似有趣,但其法律边界却十分模糊。根据中国法律,二次创作需要取得原作品的版权授权,否则即使是通过AI工具进行创作,也可能触犯著作权法。特别是涉及到视频中的角色形象、对话和情节构建等,如果未经授权,创作者就可能面临侵权诉讼。

此外,即使某些作品的改编得到了原作者的授权,在“魔改”过程中如果使用了他人的声音或形象,依然可能侵犯到表演者的合法权益。比如,通过AI合成的声音在某些平台上流行,这涉及到的就包括了声音权和肖像权等多个层面的法律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针对AI“魔改”视频的管理提示,明确要求相关平台对AI改编内容进行排查和清理,尤其是那些可能导致大众混淆或误认的内容。这表明监管机构正在采取措施,确保AI技术的使用不会冲击传统文化的根基。

02

AI魔改的文化影响

AI“魔改”虽然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大量关注和点赞,但其文化影响却引发了广泛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这种魔改是对经典的亵渎,可能对传统文化认知造成误导;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创意表达,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然而,当AI生成的内容越来越逼真,涉及的情节也不再违背常识时,的确有可能对不熟悉原剧的观众造成误导。这不仅影响了观众对经典作品的理解,也可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负面影响。

03

应对措施与未来展望

面对AI“魔改”带来的挑战,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的《管理提示(AI魔改)》明确指出,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A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等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全面、系统的法律框架对于规范AI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虽然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但在制度设立和法律适用方面展现出积极的态度。

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捷与趣味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潜在的法律与文化风险。保护经典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创作者的使命。对于未来,如何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找到平衡,既促进创新,又不失文化根基,将成为新的挑战与机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