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社区养老新模式:让老人生活更幸福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6: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社区养老新模式:让老人生活更幸福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其中九成以上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通过整合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为老年人提供了专业化服务的同时,让他们在社区参与中扩大交往范围,提升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社区参与不仅能帮助老年人适应年老化过程,还能补偿他们在社会角色和社交网络方面的丧失,从而显著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01

生活照料与健康支持

社区通过养老驿站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短期托养及长期寄养等服务。例如,在北京市丰台区,李女士的母亲已经80多岁,独自居住在青海省西宁市,身体还算硬朗,能够自理,一日三餐也由社区食堂提供。但,母亲越来越大的年龄,以及1600多公里的距离,还是让李女士放心不下。在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马营镇渭水苑社区,惠生活养老服务中心颇受附近老年人欢迎。中心一楼有阅览区、棋牌室、乒乓球室,二楼有舞蹈室、书法室、绘画室等活动场所,院子里可以打羽毛球,每天都有老人在这里活动,“中心还成立了社区老年大学,邀请市老年大学的老师开设声乐、绘画、舞蹈、书法和古筝课,居住在附近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课程,充分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很多老人都说,在中心住下后,都不想离开”。

02

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社区举办老年大学,开设书法、太极拳等多种课程;同时设立日间照料中心,配备助餐点、茶馆等功能区。在节假日,还会组织集体生日会等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今年72岁的郑奶奶是渭水苑社区合唱队成员,她常和队员们到中心演出。“我觉得‘惠生活’这个名字的寓意特别好,就是要提醒我们老年人要‘会生活’。”郑奶奶说。

03

安全保障与紧急援助

针对独居或半失能老人,社区提供24小时呼叫服务,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及时响应。同时,通过安装燃气报警器和防水设备,排除安全隐患,并建立防火救援网络,保障居住安全。在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可以为患有认知症的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年过八旬的赵爷爷患阿尔茨海默病已有3年,找到专业合适的照护人员一直是赵爷爷家人心里的头等大事。在得知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可以为患有认知症的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后,家人将赵爷爷送到了这里。“赵爷爷喜欢独处,摆弄老物件,一个人能坐一下午。”中心护理人员王淑英介绍,对于赵爷爷这样的认知症老人,护理人员会通过做游戏、触摸物体等疗法来帮助他们提升认知功能。

04

适老化环境改造

社区对公共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例如平整步行道、完善照明和标识系统,方便老年人出行。部分项目还为困难家庭的老年人提供住房改造补贴,每户可达1000元。例如,民政部围绕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堵点、痛点,指导各地持续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累计完成改造148.28万户。

05

经济补助政策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申请高龄补贴(80岁以上低保对象每月100元)、护理补贴(完全失能老人每月不低于200元)或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每人每月30-400元),缓解经济压力。

06

幸福感的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章晓懿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的理论、方法与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GL120),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刘帮成、李文军、钟慧澜、晏子。该研究构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基于程序逻辑模式(PLM)的评估模型和基于SERVQUAL的顾客服务满意度评估方法。研究以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为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07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社区养老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服务人员在从业时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薪资待遇低、社会地位和认同度低、家人不支持等。“身边人总说你有手有脚干什么不好,给老人喂水喂饭不嫌丢人吗?类似的偏见深深伤害着大家的工作热情。”一名养老护理员无奈地说。记者联系到曾毕业于某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我们这个行业目前所能拿到的平均薪酬较低,工作强度很高,再加上和老人打交道往往需要更多耐心,因此我的很多同学在毕业后都选择了从事其他工作,只有少部分同学会坚持到养老一线工作。”

此外,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有的地方提供的养老服务只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无法解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而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环境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养老服务人员在从业时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薪资待遇低、社会地位和认同度低、家人不支持等。“身边人总说你有手有脚干什么不好,给老人喂水喂饭不嫌丢人吗?类似的偏见深深伤害着大家的工作热情。”一名养老护理员无奈地说。记者联系到曾毕业于某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我们这个行业目前所能拿到的平均薪酬较低,工作强度很高,再加上和老人打交道往往需要更多耐心,因此我的很多同学在毕业后都选择了从事其他工作,只有少部分同学会坚持到养老一线工作。”

针对这些挑战,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社区养老服务:

  1.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建立职业发展通道,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行业。

  2.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增加服务供给,特别是精神文化类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3. 推进智慧养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模式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关注到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区养老模式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