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推荐:钙化结节的诊断与治疗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推荐:钙化结节的诊断与治疗
近日,《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正式发布,为肺部钙化结节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最新权威指导。钙化结节是肺结节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影像学表现为肺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的阴影,常伴有钙质沉积。虽然大多数钙化结节是良性的,但其诊断和处理仍需谨慎,因为部分钙化结节可能与恶性病变相关。
钙化结节的定义与特点
钙化结节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的阴影,常伴有钙质沉积。其形成可能与既往感染(如肺结核、肺炎)、炎症或良性病变的愈合有关。钙化结节的典型影像学特征是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影,通常不伴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
然而,钙化结节的诊断并非总是那么简单。一个59岁女性患者的病例揭示了钙化结节的复杂性。该患者在2019年体检时发现右肺中叶有一钙化小结节,五年后复查时发现该结节已发展为低分化癌。进一步分析影像资料发现,2019年时钙化点周围就有淡薄磨玻璃影,而2024年时已演变为实性结节并包裹了原有的钙化点。这一病例提醒我们,虽然钙化本身多为良性,但其周围可能存在的软组织影需要引起重视。
专家共识中的诊断建议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对钙化结节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对于直径小于6mm的钙化结节,共识建议采取观察随访的方式,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其变化。对于直径大于8mm的孤立性钙化结节,推荐通过临床判断和验证模型评估恶性概率。如果恶性概率较低(5%-65%),可考虑PET-CT进一步评估;如果恶性概率较高(>65%),则建议直接进行PET-CT检查以同时完成预分期。
值得注意的是,共识强调了人工智能(AI)辅助影像诊断在恶性肿瘤风险评估中的重要作用。AI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结节的特征,如边缘、密度和血管分布等,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然而,AI的评估结果需要与临床信息相结合,通过多学科团队(MDT)的讨论来制定最终的诊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钙化结节的治疗,共识建议根据结节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对于小的、无症状的钙化结节,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以监测其变化。如果结节是由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来治疗潜在的感染。对于怀疑恶性或引起症状的结节,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如肺部分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来移除。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患共同决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生需要充分告知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风险和益处,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例如,对于恶性概率较高的钙化结节,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或者在充分了解风险后选择非侵入性的影像学随访。
总结与展望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的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规范和详细的诊疗指南,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患者预后。对于患者而言,了解钙化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流程,积极参与医患共同决策,是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我们能够更早、更准确地识别和治疗肺结节,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