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五国再登幸福榜首,其生活哲学或可借鉴
北欧五国再登幸福榜首,其生活哲学或可借鉴
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你有多久没有问过自己"你快乐吗?"这个问题了?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北欧五国再次包揽前十名,而香港的排名则连续三年下滑,仅居第86位。北欧国家的幸福生活哲学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北欧国家确实"盛产"幸福生活哲学,包括:
- 丹麦的"Hygge":意指享受当下,在知足与慢活中创造小确幸
- 瑞典的"Lagom":凡事保持刚刚好,生活、工作和物质等方面都不多不少,平衡中庸
- 荷兰的"Niksen":刻意无所事事,让身心休息
- 芬兰的"Sisu":面对逆境时保持冷静,以勇气和坚韧来化危为机
这些哲学都反映了北欧人追求简约生活与内心平静。
让人忘记快乐的"心理杂物"
工作难题、家庭矛盾、健康问题、孩子教育……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烦恼,会使人陷入回避与拖延的泥潭,内心每天在角力与内耗,产生"心理杂物"。如果没能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心上,就很难察觉到这些"杂物"在内心的积累,从而让压力、焦虑等情绪随时间发酵。
有意识地培养极简心态
美国心理治疗师Linda Esposito指出,人们很多时候把精力放在预演未来及回顾过去这两种心态上,导致身心疲惫。虽然没有捷径可以消除这些想法,但培养极简心态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
她认为,精神能量是有限的,但不少人往往有过度思考、过度付出、过度自我检讨等"过度"习惯。此外,如今人人手机不离手,接收信息或网购都变得非常容易,注意力也就更容易被分散。正所谓"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大脑也需要休息,因此她建议人们刻意放空,让烦恼清空。随着大脑需要处理的事情减少,心境就能恢复平静,压力也会慢慢减轻。
冷静你的焦虑神经
那么,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让大脑更冷静,不易被其他事物或担忧占据呢?以下参考美国压力管理专家Melanie Greenberg的几个方法:
1. 别把猜测当真
有时候,大脑为了保护我们,会试图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甚至是 worst-case scenario。但要记住,"可能会"不代表"一定 会"。试着把焦虑想法理解为猜测,并尝试不过度思考。当焦虑涌现时,可以自问:负面结果实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有什么好事可能发生?
2. 让思绪定焦于当下
过去的负面经验有可能会形成偏见,使人自我质疑甚至固步自封。停下来!好好问问自己,自上次之后,你的知识及能力是否改变了?请放下过去的包袱,并专注于当下,相信目前的自己有能力应对挑战。
3. 聚焦在有用之事
虽然是事实,但一直去想着它也不一定有帮助。例如某大学的教育系成几十人争一个学位,如你一直想自己很难争赢,便有可能渐变消极沮丧,不愿尝试找出最可行的方案,最后甚至放弃当老师了。请将注意力集中在有用的事情上,其余的就随遇而安吧!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Bok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