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惯培养到心理准备,专家详解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从习惯培养到心理准备,专家详解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开学一个月,不少新生妈妈已经崩溃: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作业完成困难,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够快速适应小学生活,而有些孩子却困难重重?答案可能就在“幼小衔接”上。
开学一个月,不少新生妈妈已经崩溃:
- 孩子的家庭作业本没带
- 开学两周就请假一周,天天喊肚子疼
- 上学四天就被老师批评三天,不愿意去学校
看着新生妈妈的崩溃,想到自己接送大宝的状况,突然有些欣慰。毕竟在大宝入学之前,虽然也焦虑过,但在资深小学班主任闺蜜的帮助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进行了系统的“幼小衔接”。
开学不到一个月,已经有妈妈准备辞职
新生妈妈们对于幼小衔接的看法大致分为两类:
- 一类认为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卷”已经不是新鲜事
- 另一类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认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更重要
那么,做了幼小衔接和没有做幼小衔接的孩子,真的不一样吗?
答案是肯定的。以大宝的同学芳芳为例,她完全没有做过任何幼小衔接,结果在学习上需要更多时间去适应和掌握基础知识,在学习习惯上也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养成。芳芳妈妈不到一个月就崩溃了,在几个妈妈群里忍不住后悔、吐槽。班主任也直言两者确实不一样。
很多妈妈都吐槽,原本以为孩子上学后可以回归职场,结果却不得不辞掉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再次成为全职妈妈,以帮助孩子度过学习适应困难期。有报道指出,有些班级甚至出现了一半的妈妈都辞职的现象,这一话题还曾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做过幼小衔接的孩子确实表现不同
虽然现在提倡给孩子减负,但幼小衔接并不只是从知识的角度对孩子进行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更多地是从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进行衔接。
心理上更自信
做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在心理上会更加自信。经过刻意培养孩子的小学生行为,孩子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进入小学后,可能会更容易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从而在学习上表现出较高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对学习充满热情。
更快适应新环境
做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在经过幼小衔接阶段的过渡后,对小学的学习环境、作息时间、师生关系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适应。他们就能够更快地融入小学的集体生活中,减少入学后的焦虑和不安。
社交能力更强
做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就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些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同学沟通交流、分享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独立性更好
在做幼小衔接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物品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在小学中更好地照顾自己,适应学校的生活。
当然,做幼小衔接并不是必须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特点。即使没有做过幼小衔接,只要家长和老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孩子也能够在小学阶段逐渐适应并取得良好的发展。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很重要,但为什么有些孩子做了衔接,进入小学后依然问题不断呢?其实,做幼小衔接,最重要的不是知识上的衔接,而是孩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衔接。
学习习惯培养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幼小衔接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专注习惯、阅读习惯和书写习惯的培养。
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里要避免大声喧哗或家人频繁地进出房间。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学习区域,摆放整齐的学习用品,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
专注力训练游戏:可以通过一些专注力训练游戏,如拼图、找不同、搭积木等,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例如,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玩拼图游戏,逐渐增加拼图的难度,培养他们专注于一项任务的能力。
阅读习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离不开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家中设置一个小书架,让孩子随时可以拿到书阅读。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读书心得。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孩子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书写习惯:虽然新课改之后,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能有书写的作业,但如果真的完全不培养孩子书写习惯,那到了三年级,真的是完全没有办法跟上。因此,在做幼小衔接的时候,一定要教导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可以从简单的线条、图形开始,逐渐过渡到书写数字和汉字。让孩子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练习,注意笔画的顺序和规范。同时,鼓励孩子坚持完成书写任务,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生活习惯培养
基本生活技能: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吃饭、刷牙、洗脸等基本生活技能
整理物品的习惯: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习惯,可以从如何整理书包、书桌、玩具等开始,让孩子学会分类整理物品,保持环境整洁。
时间管理:帮助孩子认识时间,了解时钟的基本概念,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养成按时起床、睡觉、吃饭、学习的习惯。
心理准备
参观小学:带孩子参观小学,让他们了解小学的学习环境、生活节奏和师生关系。可以在参观过程中,向孩子介绍小学的有趣之处,如操场、图书馆、实验室等,让孩子对小学充满期待。
缓解入学焦虑:告诉孩子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虽然与幼儿园有所不同,但也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帮助他们缓解入学焦虑。
幼小衔接的核心不是知识的掌握,而是习惯的养成。通过系统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