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炼猪油热潮兴起,专家提醒:每天摄入量不超25克
2024年炼猪油热潮兴起,专家提醒:每天摄入量不超25克
2024年7月,一场“炼猪油”热潮悄然兴起。在短视频平台上,自制炼猪油的视频屡屡登上热门榜单,点赞量动辄破万。从北京到山东,从湖南到上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家自制猪油。这一传统烹饪技艺,为何在当下重新走红?又该如何安全食用?
自制炼猪油:从选购到储存
自制炼猪油的第一步,是选购优质的猪板油或肥膘肉。新鲜无异味的猪板油是首选,其出油率高且口感更佳。选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外观:优质的猪板油色泽洁白,无血迹或污点;
- 气味:应具有淡淡的猪肉香味,无腥臭或异味;
- 触感:质地坚实,有弹性,无软烂或粘连现象。
选购到优质原料后,接下来是炼制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清洗与处理:将猪板油洗净去除杂质,切成小块备用。切块大小均匀有助于均匀受热,提高出油率。
焯水去腥:将切好的猪板油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撇去浮沫,继续煮几分钟以去除血水和腥味。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熬制猪油:锅内加入一碗清水,放入猪板油,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不时搅拌以防粘锅,待水分蒸发、油脂析出后,猪板油会缩成小块且颜色变焦黄,此时炼制基本完成。
过滤与保存:使用漏网或纱布过滤掉油渣和杂质,得到纯净猪油。在容器中加入少许盐和黄豆(可选),倒入热猪油,冷却凝固后密封保存于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
专家提醒:自制炼猪油的健康隐患
尽管自制炼猪油在口感和香气上备受推崇,但专家也发出了健康预警。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指出,自制炼猪油存在以下风险:
氧化变质:炼制过程中,猪油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产物,这些物质不仅影响口感,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有害物质产生:高温炼制过程中,如果火候控制不当,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等,这些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高饱和脂肪酸含量: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40%以上,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之间。
如何安全食用猪油
控制摄入量:建议每天烹调油摄入不超过25克,如果当天有红烧肉、红烧排骨等油腻菜肴,应减少或避免使用猪油。
注意油温:不要等到油冒烟再炒菜,高温下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建议在油温适中时就开始烹饪。
多样化用油:不要长期单一使用猪油,应与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交替使用,以获取更均衡的脂肪酸比例。
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议尽量少吃或不吃猪油,可选择更健康的植物油替代。
自制炼猪油的热潮反映了人们对传统烹饪方式的回归,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康。合理搭配、适量食用,才能既保留传统美味,又守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