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影诗人”王家卫:用镜头捕捉普鲁斯特的时间与记忆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6: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影诗人”王家卫:用镜头捕捉普鲁斯特的时间与记忆

王家卫,这位被誉为“电影诗人”的导演,曾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对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热爱。这部法国文学巨著不仅影响了王家卫的电影创作,也与他的电影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共鸣。那么,这部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的《追忆似水年华》,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吸引王家卫这位电影大师?

01

时间与记忆的交织

《追忆似水年华》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时间与记忆的关系。普鲁斯特通过主人公马塞尔的回忆,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小说开篇,马塞尔在贡布雷的童年回忆,通过一杯椴花茶和一块玛德莱娜小蛋糕的感官刺激,瞬间唤醒了他尘封已久的记忆。普鲁斯特写道:“气味和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虽说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它们以几乎无从辨认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支撑起整座回忆的巨厦。”

这种对时间与记忆的深刻探讨,深深影响了王家卫的电影创作。在《重庆森林》中,王家卫通过金城武饰演的警察223的独白,展现了对时间的敏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普鲁斯特对“失去的时间”的追寻,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

02

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对王家卫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识流手法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自由联想,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流动。普鲁斯特通过这种手法,打破了传统叙事的线性结构,展现了记忆的碎片化和主观性。

王家卫在电影中,也大量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在《花样年华》中,通过周慕云和苏丽珍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内心的悸动和情感的纠葛。电影中的对话和场景,往往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而是根据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来组织。这种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与普鲁斯特的意识流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03

细节与象征的运用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象征意义的运用,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例如,山楂花的香气,成为了马塞尔对童年贡布雷的美好回忆的象征;而盖尔芒特家的楼梯,则象征着社会地位的攀升和失落。

王家卫在电影中,也善于运用细节和象征来传达情感和主题。在《2046》中,周慕云对2046这个房间的执念,象征着他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而在《东邪西毒》中,沙漠的意象则象征着人物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04

文学与电影的共鸣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王家卫的电影,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却在探讨时间与记忆的主题上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普鲁斯特通过文字,展现了记忆的复苏和时间的流逝;而王家卫则通过影像,将这种抽象的主题转化为具体的视觉体验。

王家卫曾表示,他在拍摄《东邪西毒》时,受到了普鲁斯特的影响。他试图通过这部电影,探讨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的留恋。电影中的黄药师和欧阳锋,就像是普鲁斯特笔下的斯万和马塞尔,他们在回忆中寻找自我,在时间的流逝中寻找永恒。

《追忆似水年华》对王家卫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电影作品中,更体现在他的电影哲学中。王家卫的电影,就像是普鲁斯特的小说一样,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对时间、记忆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正如普鲁斯特所说:“一件艺术作品是恢复失去的时光的唯一手段。”王家卫的电影,正是通过艺术的手段,让我们重新找回那些逝去的时光,重新感受那些美好的回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