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春节民俗狂欢倒计时
四川阆中:春节民俗狂欢倒计时
2025年春节,是中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四川阆中,正以一场盛大的春节文化盛宴,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春节文化的发源地
阆中与春节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当时,阆中籍天文学家落下闳研究制定了《太初历》,正式确定以每年孟春正月朔日为一元之始,成为现代春节的起源。因此,落下闳被誉为“春节老人”,阆中也被尊称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2025年春节活动亮点
今年的阆中春节文化活动以“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为主题,从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初二,为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大餐。
传统民俗活动
舞龙舞狮:作为春节的传统节目,舞龙舞狮在阆中有着独特的表演形式。数十米长的巨龙在街头翻腾起舞,伴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门神画:在阆中古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精美的门神画。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更寄托了人们驱邪避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木偶变脸:川北大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变脸则是其中最具特色的表演之一。在阆中,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木偶变脸表演,感受川北文化的独特魅力。
特色活动
万人举灯闹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阆中古城将上演一场盛大的灯会。数万盏花灯同时点亮,将古城装扮得如梦似幻。游客可以提着灯笼漫步古城,感受“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节日盛景。
春节大庙会:在春节大庙会上,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小吃,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还可以参与写春联、剪窗花等互动活动,亲身体验春节文化的魅力。
“春节老人”赐福:作为春节文化的象征,阆中特别设置了“春节老人”赐福活动。身着古装的“春节老人”会向游客派发红包和祝福,传递新春的喜悦。
旅游攻略
交通
高铁:从成都或其他城市出发,可以选择乘坐高铁或动车到阆中站,然后转乘公交或出租车前往阆中古城,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
自驾:如果自驾前往,可以沿着成德南高速、S2广南高速或G75兰海高速等路线到达阆中古城,沿途注意交通指示牌。
住宿
古城内:古城内有众多客栈和民宿,价格适中,可以体验古城的生活氛围。建议选择靠近古城景区或主要街道的住宿,以便游览。
古城外:如果预算较高或追求更舒适的住宿条件,可以选择古城外的酒店或快捷酒店。这些酒店设施齐全,价格相对便宜。
美食
张飞牛肉:作为阆中的特色美食之一,张飞牛肉口感鲜美,是品尝当地美食的首选。
白糖蒸馍:这是一种传统的甜点,口感软糯香甜,值得一试。
阆中醋鱼:利用当地特产的保宁醋烹饪而成,鱼肉鲜嫩,酸香可口。
景点推荐
张飞庙:这座纪念张飞的庙宇古朴大气,建筑雕刻精美。张飞曾镇守阆中7年,庙内有大量栩栩如生的石刻和壁画,尤其是那尊张飞塑像,威严十足,让人瞬间梦回三国时代。
滕王阁:登高望远,俯瞰整个古城与嘉陵江。这座古楼始建于唐代,站在阁顶,古城的青瓦屋顶、嘉陵江的碧波都尽收眼底。
中天楼:古城地标,打卡必去!位于古城中心的中天楼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三层木质结构气势恢宏,象征“中天世界”,既是古代城楼,又是古城的风水坐标点。
贡院:中国科举文化的“活化石”。阆中贡院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科举考场之一,感受“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文化氛围。
华光楼:晚上亮灯后,氛围感拉满!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木质建筑之一。华光楼四面悬挂红灯笼,到了晚上,金黄灯光与青石街道交相辉映,整个古城瞬间有了古典浪漫的氛围。
嘉陵江游船:从江上看古城,别有一番风味!乘船游嘉陵江,可以从水上欣赏古城全景,尤其是夜晚,华灯初上,江面倒映着古城的灯光,美得像一幅油画。
实用贴士
门票:大部分景点需单独购票,建议买套票更划算。
游玩时间:古城不大,建议逛1-2天,慢慢品味其中的韵味。
**古城是步行街,自驾打车或公交车都不能进去。
**落下闳故居和袁天罡旧居都需要单独收费30,有点坑!
**古城内的民宿,优点是方便逛古城景点,缺点是打车需要步行到城外。
**古城外的酒店,优点是机场高铁站往返时打车方便,缺点是去逛古城有点远。
**记者证免票。
**腊八到正月十六,13项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感受最纯正的中国年味。
**海外华人、外籍游客、全国高校大学生、落地阆中古城机场的游客等凭相关证件,免票游览阆中古城景区和天宫院景区;身着正式汉服游客半价游阆中古城景区,同时在多个旅游平台推出景区门票特价秒杀活动。
**阆中古城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古建筑与山水,更在于每一砖一瓦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阆中古城,国家5A景区,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走进这里,你会发现它比你想象中更有韵味!
**冬季古城里的银杏变得金灿灿,为这座古城增添光彩。
**成都距离阆中270公里左右,成都出发高铁2小时直达,特别方便,开车的话3小时多10分钟,很适合周末2日游。
**川北凉粉必尝试,中华老字号,麻辣鲜香。
**锅盔单吃或者加其他配菜还可以,夹凉粉不是吃得很习惯。
**张飞牛肉味道还行,更适合当伴手礼。
**保宁醋是四大名醋,很多餐馆都有,值得一尝。
**南充米粉味道不错,很多本地人喜欢吃文兴粉馆,油干浸润红油味道一绝。
**阆中牛肉面很好吃,黏黏糊糊的料汁可以挂满每根面条,但不喜欢这种勾芡质地面条的朋友可能吃不惯。
**南充市区的梅子海餐厅味道很好,推荐吃白虾担担意式扁面,西式的意面虾仁与川式的麻辣调味结合,一口惊艳。
**南充阆中美食很多,富有特色,关键是价格很便宜。
**南充阆中是理想的小众周边旅游地,适合周末短途旅行,好吃好玩不打挤。
**重庆出发,两天一夜的南充阆中旅游攻略见上篇。
随着农历新年脚步的临近,四川各地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新春文旅大餐。自贡灯会、成都新春活动、德阳绵竹年画节、阿坝“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桃坪村“村晚”、绵阳迎春非遗市集、乐山大庙会等特色活动也将陆续推出。同时,全省各地将广泛开展千龙千狮闹新春、百姓大舞台等品牌文旅活动,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展现春节文化的时代活力。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阆中,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历算学家落下闳的家乡。落下闳主持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天文历法——《太初历》,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第一天,首次恒定“新年”,即现代意义的“春节”。由此,落下闳被称为“春节老人”,阆中也被称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积淀中,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阆中名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治平说,阆中古城借申遗成功的契机,正全力营造春节浓郁氛围,创新产品供给,提振文旅消费,守护传承历史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年味渐浓的阆中古城。春节期间,阆中还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1月7日起至2月13日,海外华人、外籍游客、全国高校大学生、落地阆中古城机场的游客等凭相关证件,免票游览阆中古城景区和天宫院景区;身着正式汉服游客半价游阆中古城景区,同时在多个旅游平台推出景区门票特价秒杀活动。
随着春节的临近,阆中古城的年味越来越浓。古城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年味扑面而来。漫步在石板路上,能感受到每一块石头所传承的沧桑岁月。身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非遗展示展演及民俗队伍巡游正在进行。神采飞扬的舞龙舞狮、惟妙惟肖的门神画、声情并茂的木偶变脸,以及游客们最翘首企足的重头戏“春节老人”赐福……“看过这些展演节目,感觉年味越来越浓、春节越来越近了。”来自陕西的游客蒋依琳说。
作为中国知名古城之一,阆中的年味是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从这天起,舞龙舞狮、“春节老人”赐福、贴春联、坐花轿、亮花鞋……各式各样、独具风情的春节民俗活动会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些活动不仅能让游客领略到古城穿越千年的厚重历史,还让非遗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在阆中古城交相辉映。
“春节老人”在古城内派发红包。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阆中,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历算学家落下闳的家乡。落下闳主持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天文历法——《太初历》,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第一天,首次恒定“新年”,即现代意义的“春节”。由此,落下闳被称为“春节老人”,阆中也被称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春节申报片中,古城阆中频频亮相,展现了千年古城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民俗风采。
“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积淀中,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阆中名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治平说,阆中古城借申遗成功的契机,正全力营造春节浓郁氛围,创新产品供给,提振文旅消费,守护传承历史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年味渐浓的阆中古城。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春节期间,阆中还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1月7日起至2月13日,海外华人、外籍游客、全国高校大学生、落地阆中古城机场的游客等凭相关证件,免票游览阆中古城景区和天宫院景区;身着正式汉服游客半价游阆中古城景区,同时在多个旅游平台推出景区门票特价秒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