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换牙期的八大问题,家长必看的科学护理指南
儿童换牙期的八大问题,家长必看的科学护理指南
儿童换牙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通常从6岁开始,到12岁左右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经历乳牙脱落、恒牙萌出的一系列变化。然而,换牙期也伴随着一些常见的问题,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答家长们最关心的八大问题。
双排牙怎么办?
双排牙,即乳牙未脱落而恒牙已萌出,形成两排牙齿的现象,是换牙期常见的问题。造成双排牙的原因主要有:
- 乳牙根未被吸收完全
- 恒牙萌出方向异常
- 儿童饮食过于精细,缺乏咀嚼锻炼
对于双排牙的处理,家长首先不要过度焦虑。如果乳牙滞留情况不严重,且恒牙生长方向正确,通常不需要拔除乳牙,可以等待其自然脱落。在此期间,应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鼓励孩子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帮助乳牙顺利脱落。
然而,如果双排牙情况较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咀嚼功能、发音或面部美观,就需要及时寻求牙医的帮助。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可能需要拔除滞留的乳牙,以避免影响恒牙的正常生长。
换牙需要补钙吗?
整个儿童期,从宝宝出生到18岁,都需要适当补充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或补充剂。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之一,缺钙会影响牙齿的发育。体内钙质充足,牙齿生长就更加饱满。而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在换牙期间,可以多给孩子吃含钙质高和维生素D充足的食物,这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非常有好处。有的家长觉得维生素D食补太慢了,吃补剂可以吗?当然可以,不过要控制好用量!
如果孩子户外活动时间长、吃的食物种类丰富、喝含有维D的配方奶粉或其他强化维D的食物,每天补充400mg即可,否则补充600mg。
但是!牙齿的发育包括生长期、钙化期、萌出期。当宝宝的乳牙或恒牙萌出时,钙化阶段已然完成,此时补充再多的钙和维生素D也不能帮助牙齿钙化得更好。反之,在宝宝牙齿的钙化期,也就是妈妈的孕期和宝宝生后的第一年。通过均衡饮食补充充足的乳制品、肉类、蛋类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和补充剂,能帮助宝宝牙齿钙化得更好。
新长出来的牙是歪的怎么办?
这种情况通常在上颌中切牙刚萌出的时候,会出现两个中切牙长歪了。这时需要分两种情况:
①切牙没有萌出的时候,可以继续观察。因为侧切牙没有萌出的时候,侧切牙的牙胚可能会向中间挤中切牙的牙根,使前切牙撇向两边,形成“八”字。换牙期可能出现暂时性错颌,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在侧切牙萌出的时候,会推着长歪了的前切牙回到正确的位置上。
②侧切牙已经萌出,恒前切牙仍然位置不正确,就需要进行正畸治疗。还有的娃会出现后牙长歪的情况,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进行检查,拍片来判断牙齿长歪的原因,然后听取医生建议,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正畸治疗。
门牙看起来特别大,正常吗?
儿童换牙后前门牙感觉特别大,通常是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忧。新长出的恒牙比乳牙大是正常的,因为它们需要适应成人后的咀嚼需求。初期恒牙可能显得较大、较黄或排列不齐,但随着颌骨发育和更多牙齿萌出,这些问题通常会自然改善。
牙齿颜色变黄怎么办?
乳牙通常比成人恒牙更白,因为它们的钙化程度更高。乳牙变色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 刷牙不充分。如果没有正确刷乳牙,细菌(菌斑)可能会在牙齿上形成,从而导致牙齿变色。
- 药物使用。含铁的婴儿药物,如维生素补充剂,可能会导致乳牙染色。怀孕或哺乳期间服四环素类用抗生素也会导致儿童的乳牙变色。
- 牙外伤。单颗乳牙变黑可能是牙齿创伤造成齿内出血所致。
- 牙釉质薄弱。牙釉质形成的遗传问题可能会导致乳齿变色。
- 过量氟。如果您孩子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配方奶粉,经常用含氟水冲调婴儿配方奶粉或浓缩液体奶可能会增加孩子牙齿上出现淡淡的白线或条纹(氟斑牙)的风险。
如果牙齿变色是由于不良的牙齿卫生引起的,则更彻底地刷牙可能会有所帮助。在孩子 3 岁左右学会吐口水之前,可使用含氟牙膏涂抹,但不得超过米粒的大小。
为了保持孩子的口腔健康,请避免往孩子的奶瓶里灌糖水、果汁或软饮料等液体,也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此外,不要与孩子共用餐具。这会传播导致龋齿的细菌。如果您的孩子使用安抚奶嘴,千万不要蘸蜂蜜或糖。
牙齿缝隙大需要矫正吗?
在孩子长牙或换牙期间,新生门牙之间会出现1-2mm的缝隙,这在口腔医学中叫做“丑小鸭间隙 ”,属于暂时性错合。家长不需要过多担心和进行矫正。这种情况是由于上颌骨发育跟不上牙的生长速度所致,门牙牙根是锥形的,在小小的牙槽骨内,门牙根拥挤在一块,使门牙外头呈现“扇形”排列,牙冠间隙自然就存在了。这时候家长只需要观察,时时关注即可。
另一方面,这些牙缝的存在,也是为了恒牙能更好的萌出和排列,因为恒牙牙胚的体积是乳牙的1~2 倍,如果一点缝隙都没有,恒牙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就可能会长歪。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侧切牙、尖牙的萌出(大约时间在9-10岁),“丑小鸭间隙”会在孩子的生长发育中自行调整,会逐渐收拢,直至自然消失。
当然,牙缝也不是越大就越好,如果间隙大于2mm,那么依靠自身完全闭合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就需要通过外部干预治疗了。
牙齿松动了,要不要拔掉?
如果松动的乳牙已经对宝宝的饮食造成严重的影响了,可以带宝宝去看牙医,医生会根据脱落情况,选择性将牙齿拔下来。对娃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影响的话,还是建议自行脱落呦!一定不要迫不及待自己去拔娃的牙,不然可能会影造成牙龈组织损伤或感染!
如何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家长应帮助幼儿和小学生早晚刷牙,每次至少两分钟,使用含氟牙膏。教导孩子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被清洁到。刷牙后,不要让孩子再吃东西或喝饮料(除了清水)。
使用牙线:对于难以用牙刷清洁到的牙缝,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使用牙线进行清理。牙线能够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有助于预防蛀牙。
合理饮食:鼓励孩子多吃富含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豆腐、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牙齿健康。限制孩子摄入高糖、高碳酸的饮料和零食,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蛀牙。让孩子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以减少食物残渣在口腔中的滞留。
定期看牙医:至少每年带孩子去牙医诊所进行一次齐全的口腔检查
换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虽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定期的口腔检查,大多数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