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民投诉平台揭秘:网购医药保健品的那些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34: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民投诉平台揭秘:网购医药保健品的那些坑

“4000元网购的‘救命药’竟是假药”“小伙网上购买所谓的‘功能药品’被诱入刷单骗局被骗8万余元”……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近期频繁出现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随着电商、快递业务的快速发展,医药保健也进入了网购领域,但相关交易乱象也随之频发,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01

网购医药保健品:便利背后的隐患

“人民投诉”平台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平台涉及医药保健产品的投诉居高不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介绍图片与实际药品不符,货不对板
  • 商家编造各种噱头,虚假宣传产品功效
  • 商家未经消费者同意私自换药
  • 平台销售计量不准、掺杂使假的商品,假药、劣药真假难分辨
  • 商品产生质量或功能失效等问题,售后维权难

这些案例暴露出当前医药电商领域存在诸多风险。例如,有消费者反映在某知名电商平台购买的药品,包装与官方渠道明显不同,且药效不佳;还有消费者在使用网购的血压仪时发现测量结果不准确,但商家以超过七天无理由退货期限为由拒绝退换货。

02

国家重拳出击:加强医药电商监管

面对日益严峻的医药电商乱象,国家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大了监管力度。9月12日,国家药监局在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工作报告会上,通报了近期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舆情监测以及涉网医疗器械投诉举报等情况,并对进一步做好网售合规治理工作提出要求。

9月18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四起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第六批),包括:

  • 李某通过快手、微信无证经营药品案,涉案金额达12.71万元
  • 快团团入驻商家无证经营药品案,涉案金额高达279.31万元
  • 郭某某通过微信销售假药案,涉案金额4.62万元
  • 黄某某通过微博、微信销售假药案,涉案金额11.5万元

这些案例显示,违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和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非法药品销售,不仅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国家药监局的行动表明,监管部门正在加大打击力度,维护药品网络销售的安全环境。

03

消费者如何避坑:实用网购指南

面对复杂的网购环境,消费者如何才能确保购买到安全有效的医药保健品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确认网上药店和药品资质:重点关注两个资质:

    • 药品零售企业资质:《药品经营许可证》应当公示于网站首页或经营活动的主页面显著位置
    • 药品资质:所购买药品应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药品注册证书》
  2. 选择正规平台:通过在药品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的正规药品网络销售平台购买,不通过不明网店或通过微信、微博、自媒体的方式购买处方药、“海淘药”“港版药”和国家有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在“数据查询”栏目中查询,凡是经药监部门批准具有资质的网上药店,都可以在上面查到。

  3. 仔细检查药品:收到药品时,要仔细查看药品外观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完整;核实药品派送药店是否与网购平台药店一致;核对药品实物与网售信息是否一致;查看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

  4. 保留证据:网友产品与描述不符时,保留发票等足以证明合同关系的消费证据,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进行证据保全,及时联系平台或当地监管部门进行反馈。

  5. 理性购买:根据自身情况或医嘱理性购买。对于适用人群具有严格限制的药品,应经医生诊疗,凭处方从正规渠道购买,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04

未来展望:共建安全网购环境

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医药电商领域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2022年8月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网上购买处方药采用实名制,没有处方不得展示处方药说明书等信息。2023年9月,《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检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细化了对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的检查原则。

作为消费者,我们既要享受网购带来的便利,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选择正规渠道,理性消费。同时,我们也期待监管部门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为公众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网购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