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推文告诉你《滕王阁序》有多厉害
一篇推文告诉你《滕王阁序》有多厉害
《滕王阁序》是王勃在公元675年创作的一篇骈文,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王勃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初唐时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解读《滕王阁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滕王阁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滕王阁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这一点得到了历代文学家和评论家的认可。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评价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时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的“王”即指王勃,其文章声名,包括《滕王阁序》,已入史册:不废江河万古流。
文学家韩愈对《滕王阁序》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读之可以忘忧。”并认为“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
《滕王阁序》是王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创作的。公元675年,王勃南下交趾探望父亲,经过南昌时,正好赶上重阳节,当地的一位阎都督在滕王阁大开宴席,王勃受邀前去凑了下热闹。他完全没有想到,这次赴宴成就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有趣的是,这个高光时刻,原本并不是为王勃准备的。席上,阎都督想让自己的女婿写篇好文,借此机会扬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对于少年王勃的“抢戏”,阎都督起初十分不屑,当他听到王勃写“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当即表示,这不就是“老生常谈”嘛;王勃没理会,接着写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个时候,阎都督开始不说话了;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阎都督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彻彻底底被眼前的天才少年征服了。
《滕王阁序》的艺术特色
炫技般的文字游戏
《滕王阁序》是一篇典型的骈文,词藻华丽,音韵铿锵。王勃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典故和成语,展现了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是骈文的代表作,同样展现了极高的文学技巧。
构图与色彩的运用
在构图上,王勃像一个电影摄影师,镜头由近及远,层次感十足:
- “鹤汀凫渚”“桂殿兰宫”写阁楼四周景物,是近景;
-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写山峦、平原和湖泽,是中景;
- “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则是烟波浩淼、长空浩荡的远景。
在色彩上,王勃又转型为画师,有冷有暖,五彩缤纷,画面感十足:
- “紫电青霜”中的“紫电”;
- “飞阁流丹”中的“流丹”;
- “层峦耸翠”中的“耸翠”;
- “青雀黄龙之舳”中的“青雀”“黄龙”,五光十色,摇曳生辉。
更了不起的是,他还活脱脱创造出一种新颜色:暮山紫。“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夕阳西下,因为烟雾笼罩,山透出薄紫色的光,以“暮山紫”来形容,贴切、迷幻又浪漫。
成语的创造与运用
短短700多字的《滕王阁序》里,蕴藏了30多个成语,其中一大部分在当下仍有极高的使用率:
- 襟江带湖、三江五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躬逢其盛、飞阁流丹桂殿兰宫、钟鸣鼎食、云销雨霁水天一色、渔舟唱晚、衡阳雁断
- 逸兴遄飞、天高地迥、萍水相逢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达人知命、老当益壮
- 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涸辙之鲋、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兴尽悲来,登高能赋、穷途之哭一介书生、谢家宝树、好景不常盛筵难再、临别赠言、物换星移
深邃的哲理思考
《滕王阁序》除了那些极具画面感的句子,还有大量抒情、写理的句子。比如:
-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这些句子,要么写浩大的宇宙观,要么写时间的史诗感,要么点评古人的机遇,要么勉励众生勇往直前。要么,道尽理想的坚守,人生的艰辛坎坷。哪一句写得不是智识丰满,透彻动人?别的不说,就一句“萍水相逢”,写出了多少人与人之间,聚散无定的状态和感受,至今我们读来,仍会有落泪之动容。
王勃的生平与《滕王阁序》的关系
这次在滕王阁的惊艳亮相后,王勃继续踏上了南下寻父之旅。抵达交趾后,王勃见到了生活困顿的父亲。父子俩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也许是在怀念曾经的时光,也许是在庆幸当下的安稳,也许是在筹算未来的生活。(注:也有一说,王勃并未见到父亲)
再之后,王勃于行船途中,水溺,惊悸而死,时年只有二十七岁。王勃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光辉,流光一过,一瞬却能永恒。他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天纵其才,什么是后生可畏,什么是绝代华章。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每当天地间的浪漫促成此景,王勃就从未离开过。
最后,一起来诵读一遍《滕王阁序》吧
初读不识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
《滕王阁序》
作者: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