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河北冀州古城举办汉文化活动,2225年古城墙焕发新生
五一假期河北冀州古城举办汉文化活动,2225年古城墙焕发新生
“五一”假期,河北文化活动“国潮”涌动。在衡水市冀州古城,一场以“梦回汉世·大美冀州”为主题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不仅见证了冀州的前世今生,也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两千年古城墙,见证历史沧桑
衡水市冀州区古城墙遗址,始建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距今已有2225年的历史。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和水利防洪的重要设施,古城墙历经多次修缮。据《冀州志》记载,仅明清两代就有四次重大修缮工程。其中,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州李德美主持的修缮工程最为著名。当时,滹沱河水泛滥,冲毁城墙1200余丈,李德美亲自带领民众抢险修城,展现了古代官员的治理智慧和民众的团结协作精神。
古城墙新生,打造文化生态体验区
2022年,在衡水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冀州古城遗址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景区规划占地1.56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带三区”:古城墙保护带、护城河生态湿地区、考古文化研学区和老街“冀忆”历史文化街区。在建设过程中,秉持“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的理念,坚持“最小干预、最大利用”的原则,通过原址展示、景观节点及公众体验活动,多层次阐释古城遗址的文化内涵。
沉浸式体验,感受千年古城魅力
“五一”期间,冀州古城以“梦回汉世·大美冀州”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活动。游客们可以参与汉韵打卡、巧手画扇、国风雅集、信都演武、击鼓纳福、古戏游园等特色活动,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汉代古城的生活场景。在护城河生态湿地区,游客可以观赏鸬鹚捕鱼、游湖观鸟等自然景观;在考古文化研学区,游客可以参与城墙夯筑技艺体验、考古探源等活动,近距离感受古代建筑工艺的魅力。此外,景区还设置了拓印、投壶、掷圈、击壤、捶丸、射箭等传统游戏项目,让游客在游玩中体验古代文化。
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衡水古城墙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也为当地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冀州古城遗址公园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创新文旅融合模式,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古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
衡水古城墙,这座承载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墙,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它不仅是一段城墙,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冀州的沧桑变迁;它不仅是一处景点,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它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