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育儿观:不摘道旁李的秘密
王戎育儿观:不摘道旁李的秘密
“王戎七岁时,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是《世说新语》中记载的王戎小时候的故事。他通过观察和思考,做出了正确的判断,避免了和其他孩子一样盲目摘取。
王戎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引发了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深刻思考。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生平经历和家庭教育背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据《晋书·王戎传》记载,王戎“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这种性格特征与他小时候展现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王戎的这种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家庭教育的结果?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颜氏家训》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成熟的家庭教育文献,强调了文化传承和家风培养的重要性。当时的家庭教育注重口头训诫和书面训诫,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能力。
然而,与《颜氏家训》中倡导的“诚孝”、“忠义”等价值观不同,王戎的家庭教育似乎更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能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但也导致了他成年后贪荣慕利、吝啬小气的性格缺陷。
对比现代家庭教育,我们发现一些相似之处。现代社会中,“妈宝”、“巨婴”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偏差。过度溺爱、过分强调学业成绩而忽视品德培养,都可能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呢?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
释放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探索世界,培养独立性。正如小红书上一位用户所说:“释放孩子的探索天性,培养独立性。”
培养强者思维:从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另一位用户所说:“孩子生来是来照顾大人的,从小就要引导正确,培养强者思维的孩子。”
注重身教、言教和境教:父母要以身作则,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正如一位用户所说:“教育孩子的三种思维:1.身教 2.言教 3.境教。”
定期召开家庭会议:通过讨论家庭事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正如《家庭教育指南》中所建议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让全家人共同参与讨论家庭事务,增强家庭凝聚力。”
在选择中学会选择: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中的小决策,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正如《家庭教育指南》中所说:“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出小选择,培养他们的自主决策能力。”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正如一位用户所说:“教育要落实在‘立德树人’上,让孩子受益一生。”这与古代家庭教育中强调的“忠孝”、“诚孝”等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王戎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家庭教育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更要注重品德的培养。只有将知识传授与品德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正如《思考世界的孩子》这套书中所倡导的,我们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责任感、有同理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