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服务”新模式破解电梯维保难题,上海社区维保费用降三成
“保险+服务”新模式破解电梯维保难题,上海社区维保费用降三成
红光家园社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一个拥有20余栋高层住宅楼的大型社区,共有居民3000余户。随着社区内电梯使用年限的增长,电梯维保费用逐年攀升,给社区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破解这一难题,红光家园社区创新性地引入了“保险+服务”电梯综合保险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维保费用,还显著提升了电梯维保效果和安全性。
“保险+服务”模式创新
“保险+服务”模式的核心是在电梯维保过程中引入保险机制。具体来说,社区与保险公司签订电梯综合保险合同,由保险公司承担电梯日常维保、故障维修以及事故赔偿等费用。同时,保险公司会委托专业的维保公司进行电梯维护保养工作,并对维保质量进行监督。
这一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电梯维保从传统的“按需付费”转变为“按效果付费”。保险公司为了控制风险,会更加注重维保质量和预防性维护,从而降低电梯故障率和维修成本。同时,社区也从繁琐的维保事务中解脱出来,只需定期检查维保效果,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费用节省显著
自2023年实施“保险+服务”模式以来,红光家园社区的电梯维保费用显著降低。据统计,与传统维保模式相比,社区每年节省维保费用约30%。以社区内一栋20层的住宅楼为例,传统维保模式下每年维保费用约为1.5万元,而采用新模式后,年维保费用降至1万元左右。
费用节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保险公司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维保成本
- 预防性维护减少了大修和零部件更换的频率
- 专业维保公司的高效服务降低了人工成本
居民满意度提升
“保险+服务”模式不仅节省了费用,还显著提升了电梯维保效果和安全性。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电梯故障率明显降低,乘坐体验更加舒适安全。据统计,新模式实施后,社区电梯故障率下降了40%,平均每次故障修复时间缩短了30%。
居民张阿姨表示:“以前电梯经常出问题,有时候还会困人。现在好了,电梯很少出故障,我们住得更安心了。”
社区物业管理负责人李经理也对新模式赞不绝口:“‘保险+服务’模式不仅帮我们节省了费用,还减轻了管理负担。现在我们只需要定期检查维保效果,不再需要为繁琐的维保事务操心。”
推广前景广阔
红光家园社区的“保险+服务”模式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有望在更多社区推广应用。
“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电梯维保费用高的问题,还提升了电梯安全管理水平。我们正在研究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社区尝试这一模式。”该负责人表示。
专家认为,“保险+服务”模式是电梯维保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符合国家倡导的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电梯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城市和社区落地生根,为解决电梯维保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