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冠心病诊断实现新突破
人工智能助力冠心病诊断实现新突破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头号健康杀手,其中冠心病更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杀手之一。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AI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快速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多种医学影像数据,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依据。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冯逢教授表示,AI技术在心脏检查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例如,数坤科技最新研发的非门控冠脉钙化积分技术,可以利用16排CT胸部平扫影像数据,自动识别冠状动脉钙化区域并计算Agatston积分,实现冠心病风险的早期筛查。相比传统检查方法,该技术在费用和效率上具备明显优势。
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面部热成像与AI技术的结合可以准确预测冠状动脉疾病的存在。研究显示,这种非侵入性的实时预测方法比传统评估方法准确率高出约13%。具体来说,面部的整体温差、最高面部温度和平均面部温度是最重要的预测指标,左下颌区域的平均温度是最强的预测特征。这一发现为冠心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途径。
AI诊断的优势
AI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还使得早期筛查和风险预测成为可能。通过AI辅助分析,医生可以更快速地识别高风险患者,实现早期干预,从而大大提升治疗效果。此外,AI技术还推动了无创检查方法的普及。例如,冠状动脉MRA智能辅助分析系统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冠脉重建和狭窄检出,且无需使用对比剂,非常适合低风险和中风险患者的筛查工作。
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指出,在不远的将来,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可以达到非常智能的程度。他强调,要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因此提出了泛血管疾病的概念,并在全国建立了近500家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葛均波院士认为,人工智能和元宇宙能够更好地连接医生和患者,将各类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对病情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和妇女医院心血管医学系医学副教授Thomas Gaziano表示,面对庞大的患者人数,心血管医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元宇宙能让优秀的医生服务更多患者。美国心脏病学会副主席Christopher Kramer教授则指出,AI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尤其是在心脏影像学方面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将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将AI与医疗影像、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相结合,医生可以更早地发现病变,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未来,AI技术有望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