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年初四接灶王爷:习俗、差异与现代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年初四接灶王爷:习俗、差异与现代传承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57739492_121119268
2.
http://sd.people.com.cn/n2/2025/0201/c166192-41124616.html
3.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2/content_289101.html
4.
https://www.sohu.com/a/850761828_121956424/
5.
https://www.sohu.com/a/850761828_121956424
6.
http://ccpd.china.com.cn/2025-01/16/content_43012269.html
7.
https://www.sinovision.net/politics/202402/00540476.htm
8.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314/d5094ca144814999986c5cf3e8fe5f14/c.html

大年初四是农历新年期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按照中国民间习俗,是迎接灶王爷重返人间的日子。这个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

01

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正月初四被称为“羊日”,源自古老的女娲创世神话。据晋人董勋《问礼俗》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这一天不仅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更蕴含着“三羊(阳)开泰”的吉祥寓意。在古汉语中,“羊”与“祥”通用,因此“羊日”就是“祥日”,古人选择这一天请神,正是为了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02

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接五路财神

正月初四,商家们会举行隆重的接财神仪式。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会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企盼新的一年能财源滚滚。按照传统习俗,在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要供上三牲、水果、酒茶,焚香拜神。若是经商之人,应该闭门歇业,民间认为若不这样做的话,会导致亏待诸神,引起诸神不满。

吃折箩

所谓“吃折箩”,又称“吃合菜”,就是把大年三十以来的剩菜剩饭做成大锅菜,装进一家人的肚中,表示圆圆满满。民俗学者、天津大学教授马知遥表示:“中国人在过年时制作的美味佳肴特别丰盛,吃折箩其实是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的表现,民间想要通过这种习俗来教育子孙,养成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

吃粉条

南方一些地区大年初四这一天还要吃粉。粉条细长代表健康长寿,粉条又顺又直,则又可以寓意来年生活“平平顺顺”。

烙饼卷鸡蛋

北方地区则有吃烙饼卷鸡蛋的习俗。这是北方极普通的日常面食。至于为什么要吃这个,流传的说法是,这一天灶王爷回来了,家里就吃得清淡一些,让灶王爷知道自己勤俭持家,故在这一天人们会低调饮食,留个好印象,希望来年多多赐福。

扔穷

大年初四还是全家总动员大扫除的日子。按照旧俗,许多地方从初一到初三都不打扫屋子,也不扔垃圾,直到正月初四才集中进行清理并扔垃圾,这一习惯俗称“扔穷神”,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03

南北习俗的差异

南北方在接灶王爷的时间上存在差异。北方一般在腊月二十三送灶,南方则多在腊月二十四。这种差异源于古代“官三民四船五”的习俗,即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据民俗专家解释,这种差异的形成与历史上的文化交融有关。清朝以后,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地区则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作为“小年”。

04

现代传承与文化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接灶王爷的习俗仍在许多地方得以传承。这一习俗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祭祀活动,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它提醒着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传统,珍惜家庭团圆的时光,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也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