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散文艺术:从“五四”到现代
周作人散文艺术:从“五四”到现代
周作人,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以其独特的散文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与鲁迅并称“周氏兄弟”,共同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发展。周作人的散文,以其平和冲淡的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学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周作人的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平和冲淡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文字只是平淡,没有别的长处。”这种平淡并非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从容与克制。在《乌篷船》中,他以书信的形式,缓缓道来故乡的风土人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水乡生活的深情眷恋。他写道:“在船上,随便谈谈,随意看看,或者喝点酒,或者只是沉默着,都很有意思。”这种看似随意的描写,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旁征博引的知识性
周作人的散文充满了知识性与趣味性。他精通多门外语,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使得他的文章常常旁征博引,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故乡的野菜》中,他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野菜的名称、形态和食用方法,还引用了大量古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使读者在了解自然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文化的魅力。他写道:“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这种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知识,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的春天。
简练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周作人的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往往能在最有限的字句中,表现出丰富的内容。他的散文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注重语言的精确与凝练。在《雨天的书》中,他写道:“雨天的午后,拿起一本书来,被书里的文字引导着,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这是多么愉快的事啊!”这种简洁的语言,却能让人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内心的满足。
机智幽默的表达方式
周作人的散文还具有机智幽默的特点。他善于用反话正说、正话皮说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苦涩。在《谈酒》中,他写道:“酒是好东西,但是喝多了会醉,醉了就会闹事,所以酒是坏东西。”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实际上蕴含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巧妙讽刺。
“人的文学”理念
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强调文学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性的真实与复杂性。他认为文学不应该被政治和道德所束缚,而应该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完美。这种文学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理论著作中,也贯穿于他的散文创作。在《人的文学》一文中,他明确提出:“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这种理念,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影响与评价
周作人的散文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也被后世评论家高度评价。朱光潜在评价《雨天的书》时说:“周作人散文文字的简洁‘得力于古文’。”这种简洁的文风,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钱理群教授认为:“周作人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将‘闲适’与‘苦涩’两种相反的趣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苦涩的闲适’。”这种评价,准确地概括了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周作人的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在今天,重新阅读周作人的散文,我们依然能从中获得知识的滋养、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