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剂安全指南:远离过敏与中毒风险
染发剂安全指南:远离过敏与中毒风险
近日,南京一名60岁男子因长期频繁染发,导致中毒肝衰竭。经医生诊断,其主要致病原因是染发剂中含有大量苯成分,毒性较强。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染发剂安全性的关注。
染发剂的类型与安全性
市面上的染发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无机染发剂、合成染发剂和植物染发剂。
无机染发剂:主要含铅、铁、铜等金属化合物,通过金属离子与头发蛋白中的硫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铅。这类染发剂存在较大风险,重金属离子容易引起蓄积中毒,尤其是铅,可被人体吸收并扩散到全身,甚至进入骨骼,导致慢性中毒。
合成染发剂:即氧化染发剂,通过氧化剂(如双氧水)氧化头发中的黑色素,再用染料染色。这类染发剂伤害较大,尤其是漂白后再染色,对头发和头皮的伤害最大。
植物染发剂:从天然植物中提取,除了可能引起过敏外,对人体和环境基本无害,是追求健康和环保的人的首选。
致敏成分:对苯二胺(PPD)
对苯二胺是染发剂中常见的致敏成分,研究发现,欧美和亚洲人中约有1-6%的人口会对PPD产生过敏反应,其中女性居多。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痕痒、刺痛、红斑、斑块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接触性荨麻疹、血管水肿、脱发、支气管痉挛、哮喘和肾中毒等。
如何安全染发?
选择正规产品:选购染发剂时,一定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大品牌通常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标准,能确保产品中不含高浓度的致敏或致癌成分。
仔细检查成分:购物时,仔细检查产品标签,避免选择含有对苯二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甲苯-2,5-二胺等致敏成分的产品。
进行过敏测试:在染发前,取少量染发剂涂在耳后或手腕内侧的皮肤上,等待24小时,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即使之前使用过同一品牌的产品,也应每次染发前都进行测试。
避免频繁染发:建议每次染发时间间隔在4个月以上。频繁染发会增加化学物质在头发和头皮上的累积风险,导致头发干枯易断,头皮敏感,甚至引发过敏反应。
注意使用方法:染发时尽量避免让染发剂接触到头皮,可以在头皮上涂抹一层凡士林作为保护。使用过程中注意通风,避免在密闭空间染发。
染后护理:染发后用温水冲洗头发直至水变清澈,使用滋润和修复的洗发水和护发素,帮助清除残留的化学物质,滋养受损的发质。
虽然染发剂与癌症的发病并没有确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在追求美丽的同时,更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染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