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痛风石冬季高发,专家详解饮食管理要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8: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痛风石冬季高发,专家详解饮食管理要点

随着冬季的到来,痛风石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管理,以控制病情并减少发作风险。专家建议,痛风患者应注重均衡营养,选择低嘌呤食物,如玉米面馒头、杂粮饭、蛋类、奶类、新鲜水果和蔬菜。此外,多喝水、少喝肉汤、避免辛辣刺激和戒酒也是关键。南宁城和医院也提醒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运动,保持良好作息,以有效控制病情,安然度过寒冬。

01

冬季痛风高发的原因

冬季是痛风的高发季节,这与气温下降密切相关。当四肢末端温度降低时,尿酸的溶解度会减少,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腔内沉积增多,从而引发痛风急性发作。因此,保暖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02

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合理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帮助控制尿酸水平,还能预防痛风和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科学依据的晚餐建议,帮助你远离尿酸困扰。

低嘌呤食物的选择

高嘌呤食物会让身体产生更多尿酸。所以,晚饭时得少吃或不吃那些高嘌呤的东西,比如猪肝、猪肾这些动物内脏,还有虾、蟹、贝类海鲜,以及沙丁鱼、凤尾鱼这类鱼。吃了这些,尿酸就容易升高。

注意事项

晚餐不宜过油腻或过量进食,因为这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导致血脂升高和肥胖。建议晚餐以清淡为主,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清蒸鱼、瘦肉和豆制品等。同时,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晚餐吃得过饱。

禁忌食物

像猪肝、猪心、鸡肝等动物内脏,嘌呤含量极高。痛风患者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哦。此外,贝类:如扇贝、生蚝等,美味但嘌呤含量惊人。虾类:无论是河虾还是海虾,都要控制食用量。鱼:尤其是一些海鱼,如沙丁鱼、凤尾鱼等。此外,肉汤中的嘌呤含量会随着炖煮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香菇虽然营养丰富,但嘌呤含量也不低呢。无论是黄豆芽还是绿豆芽,痛风患者都要谨慎食用。芦笋也是高嘌呤食物之一,尽量少吃。紫菜汤很鲜美,但痛风患者不能贪嘴哦。比如做面包用的酵母粉,痛风患者要避免食用含酵母粉的食物。鸡精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做饭时要少放。尤其是啤酒,嘌呤含量较高,还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案例分享

65岁的梁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有15年的痛风病史,4年前开始长出痛风石。起初,梁叔并没有对这些痛风石给予足够的重视,他的大脚趾关节处以及手部关节处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痛风石,以至于到后期,他买不到合适的鞋子,只能光脚走路,如同“赤脚大仙”。然而,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最近两年,梁叔因行走困难、头晕、胸部紧束感等症状到外院就医,被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为寻求进一步治疗,他来到南医三院就诊。脊柱外科一科主任医师黄敏军接诊了梁叔,经过问诊和核磁共振检查,黄敏军发现梁叔患有严重的颈椎病,颈椎严重后凸畸形,脊髓受压非常严重,引起脊髓受压的居然是椎管内大量的“痛风石”。追问病史得知,梁叔非常喜欢喝骨头汤,每天都会喝一到两碗,无论是高尿酸血症还是痛风,都跟不当饮食的关系极为密切,骨头汤嘌呤含量高,是痛风患者的饮食禁忌。

8 月19日,黄敏军为梁叔实施手术取石,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内病灶清除、后凸矫形,钢板内固定+髂骨移植术。术中,黄敏军从患者颈椎管内取出了10多块淡黄色、大小不一、松散游离的痛风石结晶,术后颈椎后凸畸形明显改善,MRI检查提示椎管内痛风石被完全去除,脊髓压迫顺利解除。

术后麻醉醒来,梁叔感觉全身通畅了许多,术后第2天,双下肢的僵硬感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下地走路也踏实和稳当了很多。梁叔由衷地感到庆幸,非常感谢脊柱一科医护团队的精湛医术及优质护理。

据黄敏军介绍,梁叔的颈椎病是由于长期的痛风石沉积压迫脊髓导致,属于极其罕见的类型。根据典型的痛风发作、血清尿酸增高及体表痛风结节,结合影像学检查,外周关节的痛风诊断较为容易。胸椎、脊柱痛风因为体表看不见痛风结节,通常不具备外周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且需要与多种脊椎病鉴别,因此诊断较为困难,容易误诊。

专家建议

晚餐是控制尿酸水平的关键时刻。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有效降低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和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希望以上建议能帮助你拥有一个健康、无忧的晚餐时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