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哈尔滨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保护621栋老建筑,获全国大奖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4: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哈尔滨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保护621栋老建筑,获全国大奖

近日,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数字化生态体系构建”项目在全国首届“数据要素×”大赛中荣获文化旅游赛道发展潜力奖。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哈尔滨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创新实力,也为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01

数字孪生技术:让老建筑“活”起来

该项目运用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成功复现了哈尔滨621栋老建筑的“前世今生”。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映射的技术,通过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手段,可以实现对实体建筑的高精度数字化复现。

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测量员们,通过穿戴式激光扫描仪、架站式激光扫描仪和无人机等多种设备,对建筑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测量扫描。这些数据被传输到电脑系统中,经过处理和分析,最终在数字世界中还原出建筑的实景图。

这种数字化保护方式,不仅为建筑的维护和修缮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还为公众了解城市历史提供了便捷途径。如今,人们只需扫描建筑上的二维码,就能获取详细的建筑信息和背后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02

“万国建筑博物馆”的数字化新生

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其独特的历史建筑群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从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奥谢金斯基大楼,到拜占庭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再到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见证了哈尔滨的百年沧桑。

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历史建筑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此类建筑群。其临街立面运用欧洲巴洛克装饰手法,细部纹饰则融入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元素,如葡萄、石榴、牡丹等,象征多子多福、富贵吉祥。院落内部则保留了中式四合院的布局,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

通过数字化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在数字空间中重现,不仅为建筑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让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哈尔滨的历史魅力。

03

数字化保护助力文旅发展

数字化保护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以中华巴洛克街区为例,经过数字化保护和修缮后的街区,已成为集文化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街区内的20栋历史建筑已完成外部修缮,每栋建筑都建立了详细的数字档案,包括建筑立面造型、色彩、图案、构件等元素。在修缮过程中,设计人员遵循“一楼一策”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建筑的历史信息和风貌。

如今的中华巴洛克街区,既保留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又焕发着现代活力。白天,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地道的哈尔滨美食,感受老道外的市井生活;夜晚,街区的灯光亮起,一场场精彩的阳台音乐会让人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欧洲小镇。

04

展望未来:数字化保护的深远意义

哈尔滨老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不仅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些数字化成果,不仅为建筑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城市文旅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建筑将在数字世界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投资,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