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碳排放新规来袭,企业如何应对?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4: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碳排放新规来袭,企业如何应对?

2024年5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条例的出台,不仅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面对这一新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才能在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01

政策背景与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重点就明确体制机制、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等方面作出规定。该条例的出台,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条例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包括碳排放配额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现货交易产品。重点排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使用依法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的计量器具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检验检测,如实准确统计核算本单位温室气体排放量,编制上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排放报告),并按照规定将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年度排放报告报送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02

市场现状与成效

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以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截至2024年底,配额累计成交量达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其中2024年全年配额成交量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年底收盘价为97.49元/吨,较2023年底上涨22.75%。

2024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清缴时限截止。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管理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共计2096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2亿吨。截至2024年底,配额清缴完成情况趋好,2023年度配额应清缴总量52.44亿吨,配额清缴完成率约99.98%。

03

企业应对措施

面对碳排放新规,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碳管理体系,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同时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 建立碳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碳管理体系,包括碳排放核算、监测、报告、核查等环节,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普及碳管理体系认证的相关知识,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 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企业可以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或者出售碳排放配额,其购买的碳排放配额可以用于清缴。重点排放单位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购买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清缴其碳排放配额。

  3.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良好运行的基础。企业需要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企业还需要配合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审核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04

未来展望与挑战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从发电行业扩展到其他高排放行业,如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另一方面,配额分配方式将逐步优化,从免费分配向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以更真实地反映碳减排成本。

同时,数据质量管理将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条例》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作出了严格规定,对篡改、伪造数据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将处以严厉处罚。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05

国际经验借鉴

英国是首个在法律中设定净零排放目标的主要经济体,自1990年以来,其排放量已经削减了一半。英国将于2027年1月1日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针对部分碳排放强度较高的进口工业产品征收碳费。该机制将适用于铝、水泥、肥料、氢气以及钢铁行业的产品。

英国的经验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碳市场的发展动态,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碳排放管理水平。

面对碳排放新规,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建立完善的碳管理体系,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同时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