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团队揭示鼻咽癌治愈新希望:2年后存活患者82%可实现统计学治愈
中国研究团队揭示鼻咽癌治愈新希望:2年后存活患者82%可实现统计学治愈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易俊林团队在《柳叶刀》子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鼻咽癌患者实现统计学治愈的可能性。这一突破性发现为鼻咽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8769名鼻咽癌患者数据,首次采用“治愈模型”对患者治愈概率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达到与普通人群相似预期寿命的概率高达78.1%,无肿瘤进展生存的概率为72.4%。这一发现意味着,即使在疾病高度异质性的背景下,鼻咽癌的治愈概念依然可行且可靠。
尤为关键的是,研究指出,治疗后存活2年的患者,其被视作“治愈”的概率达到82%,而达到95%治愈概率所需的时间分别为7.1年(以死亡为标准)和4.7年(以进展为标准)。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治愈的希望显著增加。
年龄、ECOG评分(体力状态评分)、TNM分期、EB病毒DNA拷贝数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被确认为影响治愈概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年轻患者(18-69岁)拥有更高的治愈分数,而70岁以上的患者则未达到治愈水平。此外,EBV DNA拷贝数与治愈概率密切相关,拷贝数越高,达到与普通人群相似预期寿命的概率越低。
研究团队还提出,治愈时间的定义是患者总体超额风险率为零的时刻,即对于死亡和进展为未治愈事件,患者若在治疗后分别生存8.9年和6.8年,且无复发或进展,即可认为在统计学上达到治愈,确定性为95%。这对于预后良好的患者,意味着未来可能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要的长期监控。
与此同时,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关于鼻咽癌治疗的重要研究。研究发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对残留鼻咽癌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研究显示,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95.7%的患者达到了客观缓解,100%的患者实现了疾病控制。具体而言,56.5%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39.1%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4.3%的患者病情稳定。这一结果表明,这种联合疗法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此外,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肿瘤医学中心李咏梅教授牵头完成了鼻咽癌第九版AJCC/UICC分期,这一全球统一的分期标准将为全球鼻咽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该分期系统融合了中国内地最常使用的2008分期优势,经过多个中心的验证和国际专家的论证,能够更精确地评估患者病情,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这些突破性研究不仅展示了中国在鼻咽癌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精准医疗和联合疗法的不断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