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近六成伴发贫血,感染如何引发贫血?
新冠患者近六成伴发贫血,感染如何引发贫血?
感染是导致贫血伴发烧的常见原因。一项研究显示,在COVID-19患者中,59.8%的患者患有贫血,且贫血程度越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越高。此外,有贫血基础的人群发生感染而死亡的风险是没有贫血史人群的1.77倍。这些数据表明,感染不仅会导致发热,还会影响红细胞的生产和功能,进而引发贫血。
感染如何导致贫血
感染导致贫血的机制较为复杂。当身体受到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反应来对抗病原体。这些反应可能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导致贫血。具体来说,感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引起贫血:
红细胞破坏增加:某些病原体可以直接破坏红细胞,例如疟原虫感染会导致红细胞破裂。此外,免疫系统在清除感染过程中也可能误伤红细胞,导致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受阻:感染会引发炎症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这些因子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减少红细胞生成。
铁代谢异常:感染时,机体为了防止病原体利用铁元素生长,会将铁元素储存在细胞内,减少血液中的铁含量。这会导致造血原料不足,影响红细胞生成。
营养吸收障碍:某些感染(如肠道感染)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造血所需的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素缺乏,从而引发贫血。
感染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感染性贫血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晕、气促和面色苍白等。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心慌、胸闷、四肢水肿等症状。智利曾报告一例马传染性贫血病例,该病例表现出发热、贫血和四肢水肿等症状,最终导致马匹死亡。虽然该病例发生在动物身上,但其症状和传播途径对理解人类感染性贫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感染性贫血的治疗
治疗感染性贫血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和纠正贫血。具体治疗方案包括:
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及时控制感染是治疗感染性贫血的基础。
支持性治疗: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等造血原料,改善营养状况。在严重贫血时,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来控制免疫反应。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心慌等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预防与建议
预防感染性贫血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和预防感染。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感染。
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关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
如果出现发热伴贫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针对性治疗。了解感染性贫血的原因、表现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