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文庙:千年古刹展新颜
泉州府文庙:千年古刹展新颜
泉州府文庙,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2024年,泉州府文庙试行夏令延时服务,开放时间从下午17:30延长至19:00,让游客有更多时间感受这座千年古刹的魅力。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作为福建省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建筑群,泉州府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泉州古代教育的中心,承载着泉州乃至闽南地区的文化记忆。
近年来,泉州府文庙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泉州市文旅局推出“文旅+”专项行动,将府文庙作为重点保护和利用的对象。除了延长开放时间,府文庙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这座千年古刹焕发新的生机。
每周日下午3:00-4:30,府文庙都会举办南音演出。南音,又称“南乐”或“南管”,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泉州南音用闽南古语演唱,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如今,游客只需提前预约,就能免费欣赏这场视听盛宴。
除了南音演出,府文庙还定期举办戏曲表演、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泉州提线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等传统戏曲轮番上演,让游客在欣赏古建筑的同时,也能领略泉州丰富的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府文庙的保护工作不仅限于建筑本身,还注重周边环境的优化。金鱼巷,这条全长约230米的古巷,经过微改造后焕然一新。改造过程中,施工方注重细节,如使用旧石板铺设路面,保留绿榕等原生态元素。巷子里的传统风格建筑、出砖入石的老墙,都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和修复。
“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这副对联,准确地概括了泉州古城改造的效果。如今的泉州府文庙,不仅是游客的打卡地,更是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金鱼巷里的咖啡馆、文创店,都保留着浓浓的闽南特色,让游客在品味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
泉州府文庙的保护工作,是泉州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的缩影。未来,泉州将继续推进“文旅融合提质增效年”专项行动,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成为全社会的重要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