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和光同尘”的出处:道德经中的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和光同尘”的出处:道德经中的智慧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4338409_100042272

“和光同尘”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四章,其原文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不仅音韵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在历史中的应用。

成语“和光同尘”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章,原文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不仅符合押韵和平仄,还极具音韵之美。成语“和光同尘”便是取自这句话,除此之外,还衍生出另一个成语“挫锐解纷”,但并不如“和光同尘”常用。

这个成语可以这样理解:不露锋芒,与世俗相同,达到与世无争的超脱境界,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意境相似。《道德经》是道家经典,也称为《五千言》,除了在第四章,在书中的第五十六章,也出现过这句话,写道:“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和光同尘”中的“和”是混合的意思,“光”是光彩的意思,“同尘”中的“尘”是“尘俗”的意思,同尘指的是与世俗相同。这个成语可以理解为不露锋芒,与世俗相同,达到与世无争的超脱境界,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意境相似。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意思是隐藏其锋芒、排解其纷扰、混合其光芒,与世俗尘俗融合。这句话有隐忍、不争等意味。三国时期曹魏的经学家、哲学家王弼解释说:“与世浮沉,随波逐流而不立异”。三国时期的曹魏阵营中,司马懿就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典范,即后来晋朝的晋宣帝。唐朝时期,房玄龄在《晋书》中描绘司马懿时说:“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经》的第五十六章,再次提及这句话,写道:“是谓玄同。”可见,“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便是“玄同”的境界。书中的第四章讲的是“道”的原理与作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是符合道的。苏澈在《老子解》中解释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治其内者,默然不同,而与道同也。”其中,“默然不同,而与道同也”,表明“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是与“道”殊途同归的。

以上便是成语“和光同尘”的由来及其在历史中的应用。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道家的智慧,也在历史人物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