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小龙虾产业融合:从“一季虾”到“四季红”
潜江小龙虾产业融合:从“一季虾”到“四季红”
潜江小龙虾产业融合的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转型升级,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潜江市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这种产业融合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养殖模式,实现“四季有虾”
潜江市成功探索出“四季有虾”模式,打破了小龙虾季节性供应的限制。通过池塘精养、虾稻共作等高效养殖模式,潜江小龙虾实现了从“夏季特供”向“四季均有”的转变。据统计,2023年,潜江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6.42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91.42万亩,预计全年小龙虾养殖产量15.37万吨,产值约86.60亿元。
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
潜江市高度重视品牌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潜江龙虾”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3年,湖北省出台“虾十条”政策,明确指定“潜江龙虾”为全省唯一的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潜江市还携手监利、洪湖等16个小龙虾主产县市,共同签署《共同使用“潜江龙虾”品牌合作协议》,推动全省小龙虾产业向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在市场开拓方面,潜江市持续开展“走出去”活动,通过进校园、进商圈、进社区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一美味佳肴。同时,潜江市还积极参与食博会、预博会、消博会等国际、国内知名农业展会,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为推动小龙虾产业发展,潜江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紧急下发《关于做好全省小龙虾稳价增收工作的通知》,从加强信息引导、拓宽销售渠道、强化收储加工、探索供应链建设等方面,要求各地稳定小龙虾市场价格。此外,各大银行新增3.7亿元小龙虾专项收储贷款授信,帮助小龙虾加工企业收购更多小龙虾。
农民增收与利益联结机制
潜江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据统计,2023年,潜江市小龙虾养殖户何金虎的养殖面积达180亩,平均亩产冬虾200斤,整个冬季可增加近100万元收入。此外,小龙虾产业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虾农划着小船给小龙虾投喂饲料,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拓宽了眼界,学到了种植技术。
三产融合的创新实践
潜江市积极探索“小龙虾+”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餐饮业方面,潜江市实施“百城万店”工程,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100平方米以上的潜江小龙虾直营店、加盟店、示范店总数已达575家,餐饮产值约169亿元。在文化旅游方面,潜江市将小龙虾元素融入城市景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龙虾雕塑、广告牌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潜江市还借助新媒体力量,举办厨娘争霸赛暨短视频大赛,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未来展望
潜江市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四大行动”实施效果,不断提升“潜江龙虾”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潜江市还将进一步推动小龙虾与文化、旅游、新媒体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小龙虾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潜江小龙虾产业融合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三产融合等措施,潜江市不仅提升了小龙虾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带动了农民增收,推动了乡村振兴。未来,随着“潜江龙虾”品牌的持续壮大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潜江小龙虾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