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心数字人民币诈骗!从案例看五大防范要点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20: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心数字人民币诈骗!从案例看五大防范要点

近日,衡阳县西渡镇黄女士被诈骗团伙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手段诈骗了14000元。5月15日,黄女士接到一个苹果手机视频电话,对方称通过后台查看她的抖音账号时发现她的直播会员没有关闭,微信和支付宝免密支付没有取消,如今天不关闭就要扣800块钱。黄女士咨询如何操作,对方要求黄女士进入一个网站,引导她下载了一个云共享App。该APP有文件传输、远程摄像头、远程打印、远程终端、手机投屏等功能。黄女士在对方的指引下进行了操作以及设备连接。

随后,黄女士手机就收到兴业银行发来的短信验证码。对方表示,那个验证码正是他们需要的,并要求黄女士进入所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说有工作人员对接。随后,对方将黄女士微信、支付宝内的14000元余额提现到了黄女士的农业银行卡上,并将银行卡里的钱,分6笔以缴费、移动预付费等方式转走。对方又以黄女士的名义在兴业银行开通了一个“数字钱包”。最终,黄女士农业银行卡内的钱全部被以“数字人民币”兑出的方式转到“数字钱包”中,并以消费方式被对方转走。由于手机被对方远程操控,当黄女士发现手机内的余额不多时,已无法得知具体的转账情况。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使用,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个新兴支付方式,利用人们对数字人民币的不熟悉,实施各种诈骗手段。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警惕,避免财产损失,我们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数字人民币诈骗手法和防范措施。

01

常见诈骗手法

  1. “跑分”诈骗:不法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的匿名性特征,招募人员开设数字人民币账户,通过ATM机取现等方式帮助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例如,上海就破获了一起利用数字人民币账户“跑分”的团伙犯罪案,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

  2. 虚假兼职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布兼职信息吸引受害者,声称可以通过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电商活动赚取佣金。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兼职都是诈骗陷阱,受害者可能会被诱导下载不明来源的APP,从而导致资金被盗。

  3. 共享屏幕诈骗: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操控和共享屏幕的方式,诱导受害者将资金转入数字钱包并转走。例如,黄女士的案例中,诈骗分子就是通过共享屏幕获取了她的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最终盗走了她的资金。

02

防范措施

  1. 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或信息,特别是那些声称可以帮助你关闭会员、取消免密支付等服务的。如果接到此类电话,可以直接挂断。

  2. 不随意下载不明APP:不要通过非正规渠道下载任何APP,特别是那些需要提供验证码、银行卡信息等敏感信息的APP。正规的数字人民币APP可以在官方应用商店下载。

  3.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数字钱包、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等相关信息。任何要求提供这些信息的行为都可能是诈骗。

  4. 不开启共享屏幕:共享屏幕功能会让你的手机屏幕完全暴露在他人面前,包括输入的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如果有人要求你开启共享屏幕,立即拒绝。

  5. 及时报警:如果你怀疑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附近派出所报警,切忌犹豫等待,以免延误公安机关侦查抓捕和追赃挽损的最佳时机。

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具有安全、便捷的特点,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提高警惕,防范各种诈骗手段。只有保持警醒,才能真正享受到数字人民币带来的便利,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