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伯庸支招:中考作文满分秘籍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4: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伯庸支招:中考作文满分秘籍

“我儿子写作文,总是干巴巴的,缺乏细节和情感。我让他多观察生活,他却说‘生活太平淡了,有什么好写的’。我真是哭笑不得,难道写作真的这么难吗?”

著名作家马伯庸也曾为儿子的作文问题头疼不已。作为一位畅销书作家,马伯庸的作品以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人物刻画著称。然而,当他面对儿子的作文难题时,也感到了一丝无奈。不过,正是这种无奈,让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帮助孩子们提高写作能力,写出既符合考试要求,又能打动人心的作文呢?

01

多体验: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马伯庸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创作一定要接地气,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他以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说明深入生活对写作的重要性。迟子建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亲自到鄂伦春族聚居地体验生活,最终呈现出了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没有机会像作家那样进行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同样重要。比如,观察校园里的同学、老师,留意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甚至是一次普通的购物经历,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正如马伯庸所说:“我们很难脱离自己的生活去想象另外一种生活,但是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我们是能想象得到的。”

02

激发兴趣:从日常中发现灵感

马伯庸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够从历史的缝隙中发现有趣的故事。比如,《长安的荔枝》就是从一个看似平凡的“送荔枝”任务中,挖掘出了一个关于责任与人性的故事。

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同样重要。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比如一次偶然的相遇、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甚至是一只迷路的小猫。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情感和故事。正如马伯庸所说:“每一个点,每一个作品,不管是现代的、科幻的还是历史的,它最终要打动现代人内心的柔软之处。”

03

大量阅读:在经典中汲取养分

马伯庸的写作深受历史学家黄仁宇的影响,尤其是其《万历十五年》中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通过大量阅读,马伯庸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学会了如何用细节和共情创造古今联结。

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从名家名作中学习语言的运用、情节的构建和人物的刻画。比如,阅读鲁迅的作品可以学习其深刻的社会洞察;阅读沈从文的作品可以感受其细腻的情感描写;阅读海明威的作品可以学习其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

04

借鉴仿写:在模仿中创新

马伯庸在创作中经常运用“主题的基线”这一方法论,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来构建故事情节。例如,在《花木兰》的故事中,主题是“认识你自己,诚实地面对你自己”。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故事,决定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

对于中学生来说,借鉴和仿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作文或文学作品,分析其结构、语言和情感表达,然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创作。这种练习不仅能帮助理解优秀作品的精髓,还能在模仿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05

实战练习:在写作中成长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践。马伯庸在创作中经常采用“边写边想”的方式,通过不断调整和修改来完善作品。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作同样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可以从简单的日记开始,逐步尝试不同类型的写作,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每次写作后,可以请老师或家长给予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

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只有多写多练,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相信通过你的努力,在中考作文中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