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患者必备:无糖燕麦片选购攻略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2: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患者必备:无糖燕麦片选购攻略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燕麦片时,应特别注意选择无糖或低糖的产品。无糖燕麦片不仅富含膳食纤维,还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挑选安全可靠的无糖燕麦片,包括品牌推荐、成分解析等内容,帮助糖尿病患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推荐品牌

  1. 鲍勃红磨坊(Bob's Red Mill)

    • 燕麦麸:高膳食纤维,低GI的健康谷物。燕麦麸是燕麦初加工中除去的外壳,相对于燕麦胚或其他主粮,燕麦麸的淀粉含量更低,但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含量更高。燕麦大多数可溶性膳食纤维都集中在麸皮上,麸皮热量比其他淀粉类主食低,食用后饱腹感强,血糖波动小,比其它麦片更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燕麦麸虽然健康,但煮制后呈黏糊状,口感一般,无特别之处。
    • 钢切燕麦粒:香气浓郁,健康、口味Q弹的纯燕麦。钢切是一种较浅的加工方式,不同于传统压片处理,钢切燕麦粒是将完整燕麦粒切段,连皮都不磨,几乎没有营养损失。鲍勃红磨坊的钢切燕麦适合煮燕麦粥,煮制后谷物香气浓郁,溶解出的燕麦β-葡聚糖使得粥十分粘稠,味道不会过于寡淡。
    • 传统燕麦片:嚼劲十足,高饱腹感。鲍勃红磨坊专注于采用传统方式生产天然全谷物,其麦片产品大多只进行初加工,使用传统石磨低温研磨而成,最大程度保留了燕麦原始的谷物香味,嚼劲好,弹牙。传统麦片是原麦脱壳压成的薄片,保留了胚乳、胚芽和麸皮,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入口嚼劲十足,饱腹感明显。
  2. 精力沛(Ener-G)

    • 高纤黑麦小麦胚芽:无糖添加,膳食纤维含量更高。这款麦片由两种谷物混合而成,六成黑麦,二成小麦胚芽,无糖添加。这款麦片煮熟后并不会非常糊坨,有一定嚼劲,味道有些寡淡,可以搭配牛奶或蜂蜜调味。
    • 高纤黑麦片:质地偏硬,含有更高膳食纤维的麦片。与精力沛的其他产品一样,高纤黑麦片也为全麦谷物,在加工中保留了麸皮和胚芽,营养流失不多。黑麦片质地偏硬,煮制时间稍久,需要5分钟或以上。
    • 原味小麦胚芽:营养丰富,含有高质量蛋白质。精力沛为广州萃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原属于南方面粉厂,有着几十年的谷物加工经验,小麦谷物加工技术领先,主打销售小麦胚芽产品。胚芽含有极其丰富且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及微量元素,与主粮相比,小麦胚芽淀粉含量少,营养价值更接近坚果,蛋白质构成更符合人体营养需求。精力沛采用全小麦胚芽,其加工后的小麦胚芽保质期有12个月,是一种非常好的健康食品。
  3. 桂格(Quaker)

    • 快煮燕麦片:性价比高,口感软黏。桂格麦片在1901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2001年桂格被百事集团收购,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第四大的包装食品公司,麦片产品在美国销量排行前三。纯燕麦是桂格的主推产品之一,使用澳洲皮燕麦与中国裸燕麦,两者比例为1:1,采用压片方式加工,尽量保留了燕麦的营养成分。皮燕麦和裸燕麦在营养成分上大同小异,在加工方面,国产裸燕麦略优于皮燕麦,故不用在意是否全为进口燕麦。
  4. 西麦

    • 即食燕麦片:进口燕麦,性价比高。西麦与桂格均是市场上最易购买到,性价比最高的纯麦片品牌。西麦纯燕麦片采用澳大利亚进口燕麦制作,原料来源可靠,产品质量较稳定,但就麦片本身来说,进口燕麦和国产燕麦营养成分其实差别不大。

成分解读

在选购无糖燕麦片时,关键是要关注以下几个成分指标:

  • 膳食纤维含量:高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胃排空,减缓餐后血糖上升。例如,鲍勃红磨坊的燕麦麸和精力沛的高纤黑麦小麦胚芽都富含膳食纤维。

  • GI值(血糖生成指数):低GI值的燕麦片对血糖影响较小。钢切燕麦和传统生燕麦片的GI值较低,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 糖分含量:应选择无糖或低糖的产品,避免添加糖。例如,精力沛的高纤黑麦小麦胚芽无糖添加,是理想的选择。

选购注意事项

  1. 避免添加糖:选择无糖或低糖的纯燕麦片,避免含糖涂层或添加了大量甜味剂的产品。如果喜欢水果和坚果的味道,可以在纯燕麦片中加入新鲜水果和少量未经调味的坚果,既增加了膳食纤维又控制了糖分摄入。

  2. 选择低GI值产品:燕麦压得更薄、切得更碎、烹煮用时更短,意味着更高的GI值,对血糖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应优先选择燕麦米、钢切燕麦和传统生燕麦片,尽量避免进食即食燕麦片,不食用花式麦片和速溶麦片。

  3. 注意成分表: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产品的成分和营养信息,确保它们符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求。例如,某些即食麦片尤其是那些带有水果干、巧克力碎片或其他高糖配料的产品,含有较高的添加糖和脂肪,过量食用会增加血糖负担。

  4. 控制食用量:全谷杂粮吃得过多,血糖、体重也会控制不好,具体推荐摄入量应在专业的营养科医师帮助下根据个人情况制定。

  5. 不要煮得太软烂:食物煮的越软烂,消化吸收越快,对血糖也就越不利。

  6. 搭配其他食材:建议燕麦和牛奶、鸡蛋等蛋白质类食物以及蔬菜合吃,营养更全面,对血糖的影响也会更小。

通过以上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利用燕麦来控制餐后血糖,维持血糖稳定。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调整只是血糖管理的一部分,定期监测血糖、规律运动和遵医嘱用药同样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