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攀枝花与三线精神:历史的烙印,心灵的触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攀枝花与三线精神:历史的烙印,心灵的触动

在中国的西南部,有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它位于四川和云南两省交界的金沙江河谷地带,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钒、钛两种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世界前列。这座城市,就是攀枝花。

1965年,邓小平同志带领国家纪委、建委的同志来到这片热土时,曾盛赞这里“得天独厚”。正是在他的决策下,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方案得以批准,从而开启了这座城市的开发历程。

最初的攀枝花地区鲜为人知,只因七户人家和一棵攀枝花树而得名。这里原本是一个小山头,建设难度极大。但在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如潮水般涌进金沙江畔。当时的建设条件极其艰苦,建设者们不仅要面对酷热的气候和落后的基础设施,还要克服物资供应不足等重重困难。他们用“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天作罗帐地是床,野菜盐巴下干粮”来形容当时的生活条件。即便如此,建设者们依然不放弃、不认输,用汗水与智慧攻克了一个个世界难题,如在2.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建设成套钢铁厂,用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等。最终,他们建成了大西南最大的现代工业基地,同时也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液里。这座城市也因此被誉为“英雄攀枝花”,永远铭记那些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到中西部地区投入三线建设的英雄建设者们。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三线精神”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设者们用勤劳与坚韧建起了一座城市,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挑战,都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从三线精神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中华儿女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热爱。在那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无数人背井离乡,扛起了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为祖国建设不惜付出一切。这也激励着我们后人,要深植对国家与民族的热爱,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要敢于站出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投身于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三线精神不仅是历史的烙印,它更是攀枝花人民乃至无数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光辉,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本文原文来自Bilibili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