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三位文化名人故居见证近现代史风云
三坊七巷:三位文化名人故居见证近现代史风云
福州三坊七巷,这片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这里曾是无数名人的故居,每一座老宅都诉说着一段段传奇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访三坊七巷中的三处名人故居,感受严复、林觉民、冰心三位历史人物的风采。
严复故居: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最后归宿
位于郎官巷20号的严复故居,是这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最后归宿。严复,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的《天演论》等西方学术著作,对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严复故居是一座典型的福州明清民居建筑,占地约6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主座、花厅、前后花园及假山鱼池等组成。主座为双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严复于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于此,直至1921年病逝。
走进严复故居,仿佛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故居内陈列着严复的生平事迹和珍贵文物,包括他的著作、手稿、照片等。站在严复曾经生活过的空间里,不禁让人感叹这位思想巨匠的传奇人生。
林觉民故居:革命志士的热血与柔情
林觉民·冰心故居位于南后街与杨桥路交会处,是一座具有200多年历史的清代古建筑。这里曾是林觉民的祖宅,后来卖给了冰心的祖父。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故居是一座典型的福州明清民居建筑,原为林觉民祖上大宅。建筑为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四面有封火墙。大门墙外为门斗房,内部由主座、跨院、花厅组成。主体建筑原为三进,左、右两旁还有多座自成院落的房屋,每个院落均有天井、水井,现存两进。
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林觉民的雕像,其身后白墙上镌刻着“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字样,这是林觉民在《与妻书》中的名言。展馆内通过现代化的“声光电”形式,生动地介绍了林觉民从“少年不望万户侯”到舍身成仁的革命历程。
最令人动容的是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的故事。在故居的后花园,有一尊林觉民夫妇的塑像,再现了他们恩爱的生活场景。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这段文字,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他们在这座宅院中的幸福时光。
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不幸中弹被捕,数日后在广州天字码头英勇就义,年仅24岁。他留给妻子的《与妻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篇章。
冰心故居:文学巨匠的童年记忆
冰心故居位于林觉民故居的同一座宅院内,这里见证了冰心的童年时光。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被誉为“文坛祖母”。
1911年10月,冰心随父母从烟台回到福州,住进了这座大院。冰心晚年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回忆道:“这所大房里,除了住人的以外,就是客房和书房。几乎所有的厅堂和客堂。书房的柱子上、墙壁上都贴着或挂着书画;正房大厅的柱子上有红纸写得很长的对联。”
故居内的“紫藤书屋”,是冰心祖父藏书与读书的地方,也是冰心童年时最爱去的地方。这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书籍,冰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了对文学的热爱。
冰心在福州的生活,对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她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福州的影子。例如,在《寄小读者》中,她写道:“我童年时代的故乡,是福建的福州。那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四面都是青山,城内有许多河流,河上有很多的桥。我常常在桥上散步,看河里的船,听桥下的流水声。”
如今的冰心故居,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站在故居的庭院中,仿佛还能听到冰心童年时的欢声笑语,感受到她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三坊七巷: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三坊七巷,这片古老的街区,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变幻。从严复的启蒙思想,到林觉民的革命热血,再到冰心的文学成就,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正如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所说:“同一片屋檐下先后走出两位大写的人,一位为砸烂旧世界而英勇赴死,一位为建造大爱屋而毕生从文。一位秉血荐轩辕的男儿志,投绝笔为檄。一位为照亮人类的生命路,举橘灯为炬。前者觉民为有牺牲而永生,时年廿四岁。后者冰心为有爱心而长寿,享年一百岁。”
漫步在三坊七巷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这里不仅是一片建筑群,更是一本活着的历史书,等待着每一位来访者去翻阅、去品味。如果你也想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不妨亲自来三坊七巷走一走,探访这些充满故事的名人故居,相信你会收获一份独特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