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使用全指南:功效、误区与安全警示
硝酸甘油使用全指南:功效、误区与安全警示
硝酸甘油作为心血管急救药物,以其快速扩张血管、缓解心绞痛的作用而闻名。许多患者对其疗效赞不绝口,但也有人质疑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那么,硝酸甘油到底有多“神奇”?使用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硝酸甘油的作用机制
硝酸甘油控制心绞痛发作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供血,达到抗心绞痛的作用。此外,也可通过扩张其他动脉、静脉,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在所有药物中,硝酸甘油是抗心绞痛的特效药,是冠心病人发病时急救的必备良药。
使用误区与注意事项
虽然硝酸甘油效果显著,但使用时需谨慎,应注意剂量、用药方式和储存条件。此外,硝酸甘油的使用存在一些误区,如不及时用药、剂量不足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药物的效果。
误区一:用药剂量不当
部分心绞痛患者发作时认为含服得越多,越快起效,越容易缓解症状,其实含服过量硝酸甘油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后果不堪设想。正确的用法用量为:成人一次用1片舌下含服,每5分钟可重复一片,如果15分钟内总量达3片后疼痛持续存在,应马上就医。小剂量硝酸甘油即可发生严重低血压,故含服时患者应尽量坐着或躺着。
误区二:用药方式错误
硝酸甘油的给药方式不同,如舌下含服、静脉给药、口服给药,吸收的效果也不相同。因舌下的毛细血管分布较为丰富,利于吸收,故舌下含服是急救时的首选。也可采用喷雾剂直接喷在口腔粘膜上。静脉给药的效果极好,药物直接入血液后快速起效。而口服药在经肝脏代谢后,药效大减。因此,当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误区三:用药姿势不当
在用硝酸甘油时坐着为好,坐着含药比躺着、站着都好,直立时用硝酸甘油可出现头晕、低血压,甚至晕厥;若躺着用药时,因回心脏血量增加导致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误区四:药物保存不当
硝酸甘油的性质不稳定,遇空气或光线缓缓分解失效,应棕色药瓶避光保存。硝酸甘油通常在生产日期 1~2 年后即失效。有的硝酸甘油因反复打开瓶盖,3~6 月就可能会失效。失效的硝酸甘油,在舌下含服时,不会出现辣涩的感觉,也不会出现头胀、面红等表现。
安全性与副作用
硝酸甘油虽然效果显著,但使用时需谨慎,应注意剂量、用药方式和储存条件。此外,硝酸甘油的使用存在一些误区,如不及时用药、剂量不足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药物的效果。长期使用硝酸甘油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见副作用
服用硝酸甘油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血管扩张性头痛、头晕、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反射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呼吸加快,甚至出现晕厥等。若服用硝酸甘油过量还可出现精神错乱、抑郁、狂躁、紫绀、冠状动脉痉挛等,甚至是呼吸麻痹、窒息死亡。
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青光眼患者 对于青光眼患者,尤其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未经手术治疗者,应用硝酸甘油后会使眼压进一步升高,眼痛加剧,甚至出现更严重反应。如非用不可,则需密切监测眼压及症状。已经手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或药物控制良好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则可使用,但需定期监测眼压。如用药后发生了视物模糊、鼻根部酸胀、眼部胀痛、头痛、恶心、眼红、怕光流泪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眼科就诊。
低血压患者 低血压患者或平常血压偏低的患者应谨慎使用硝酸甘油,因为硝酸甘油会使血压降得更低。尤其在体位突然变动时更易发生。
脑出血、颅内压增高患者 硝酸甘油也扩张脑血管,会使原有病情加重,因此脑出血、颅内压增高患者应慎用硝酸甘油。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 硝酸甘油会使该病患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进一步加重,甚至引起晕厥、猝死,应尽量避免应用。
正在应用西地那非 (万艾可,伟哥) 的患者 由于西地那非能增加硝酸酯类药的降压作用,因此两种药物不能一起服用,以免引起严重低血压甚至猝死。
患者使用体验
一位心血管医生分享了自己使用硝酸甘油的经历:“硝酸甘油的结构。图/wikipedia
硝化甘油有什麼效果?吃吃看不就知道了?
一八六○年,幾乎在亞硝酸戊酯被使用於治療胸痛患者的同時,有位英國醫師菲爾德(A. G. Field)以自己為白老鼠,試起了硝化甘油,並把結果發表在《醫學公報》(Medical Times and Gaztte)雜誌上。菲爾德醫師的文章中沒有提到他從哪裡取得大約一%濃度泡在酒精裡的硝化甘油。但他勇敢地滴在自己的舌頭上,結果三分鐘內出現脖子緊繃、噁心之感。據他事後描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感到有些失魂,如「水燒開的茶壺」放出的聲響在耳邊響起,之後全身冒冷汗、不停打哈欠,更可怕的是之後半小時,他覺得胃痛、頭痛、全身無力,效果持續到隔天清晨才消退。
菲爾德醫師也各請了一位男女試試硝化甘油。男性的勇氣不夠,加上受不了那種味道,只舔了放置硝化甘油容器的軟木塞後放棄;另一位女性當時牙痛,勇敢地讓菲德爾滴了半滴在舌頭上,她覺得脖子有震動感,頭痛很厲害,而且伴隨著輕微想吐的不適,但牙痛竟然緩解了。後來又有一位健壯的女病人因蛀牙而不舒服,在菲爾德醫師的說服下,在蛀牙處滴了幾滴硝化甘油,結果五分鐘之內,立刻覺得頭痛、心搏加速,整個人病懨懨沒有力氣,但和前一位女性一樣,牙痛症狀減輕了。
菲爾德醫師在文末建議將硝化甘油給那些有神經痛或痙攣發作的人試試看。他可算是第一個談到硝化甘油有如此效果的醫師。
另一位勇敢的醫師叫色若固德(Thorogood),他看完文章後,寫了一封信給菲爾德醫師,信上說他試了幾滴硝化甘油,同樣感到劇烈的頭痛,擴及到耳、鼻和耳後,接著脖子開始緊繃,有如面臨吊刑一般──但他很高興告訴菲爾德醫師,自己沒有意識模糊或噁心嘔吐,而且那種不舒服很快就退去了。
師爺!給我翻譯翻譯,這是什麼情形。圖/pixabay
醫師們爆發一波的模仿潮
不怕死的還有二位英國醫師─—喬治.哈利(George Harley)及富勒(Fuller),他們前仆後繼地模仿起菲爾德,不過卻有些懷疑菲爾德是否誇大其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哈利醫師大概和菲爾德拿到同樣濃度的硝化甘油,他先用舌頭舔瓶子軟木塞,發覺「有甜味、伴有燒灼感,之後頭有些漲痛,喉嚨感覺些許緊緊的,不過卻沒有噁心或嘔吐」,他發現幾分鐘之後效用變弱了,因此分兩次先後在舌頭上滴了五到十滴不等,結果發現心跳超過每分鐘一百下以上,頭有點漲痛,喉嚨緊縮不是非常嚴重。
哈利醫師也給了另二位醫界朋友各二十到三十滴劑量,兩人分多次滴在舌頭上,並沒有和菲爾德醫師一樣的感受。最後他據說拿到「純的」硝化甘油,大膽地親身試用,分享那種感覺似乎是第一道冷壓初榨橄欖油一樣,他滴了一小滴在舌頭上,前述提到的症狀在幾分鐘之內就不見了。
這位魯莽而勇敢的醫師可能為了炫耀,對菲爾德醫師服用後的症狀下了個結論:
大概是出於害怕與想像,才會有如此劇烈的感覺,因當時硝化甘油的危險性聞名於世,普遍認為它難以駕馭。
哈利醫師親身試驗了不同濃度的硝化甘油,彷彿是昭告世人:他和「胸口碎大石」的武師一樣,給人「威武勇猛」的印象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對硝化甘油的服用,哈利醫師建議只有在「純濃度」時要小心,因為確實會引起頭痛、心跳加快的反應,低劑量時則根本不用太害怕。
另一位富勒醫師分享的經驗和哈利醫師相去不遠。他自己服用高劑量的硝化甘油也僅有頭痛的現象。菲爾德禮貌地回信質疑二人,是否使用到被稀釋的硝化甘油,因為他有一位偏頭痛患者,才使用了幾滴就讓症狀緩解了,和他們的經驗相去甚遠。
菲爾德醫師等三人的故事,讓我想起即使是今日嚴謹的醫學研究環境,還是有人在製造假數據;或許哈利及富勒兩位醫師的臨床試驗,在那個沒有任何科學驗證的年代,也是編造的謊言。
我猜他一定吃了面子果實。圖/pxhere
「硝化甘油治療心絞痛」的里程碑
另一位知名學者威廉.莫瑞(William Murrel),不知哪來的魅力,總共說服了三十五個人,加入他設計的硝化甘油實驗,並將結果發布於一八七九年的《針刺》雜誌,這份報告確實有值得稱許之處,畢竟莫瑞不是省油的燈。這位當時英國著名的醫師與生理學家,一八七七年成為英國皇家醫師學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的一員,常在倫敦有名的西敏寺(Westminster Hospital)不定期發表臨床生理學報告,平時則擔任皇家醫院胸腔疾病的助理醫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莫瑞報告中所包含的三十五人之中,有十二名男性、二十三名女性,年紀從十二歲到五十八歲不等。由於有脈搏及血壓的數據輔助,他在患者的舌頭上滴入硝化甘油後,配合患者主訴及明確的監測數據來佐證,因此他的論文中有重要的二點,可以取得一般醫師的信任,終於開啟了「硝化甘油治療心絞痛」的里程碑。
第一是莫瑞醫師用了現今科學研究才有的慰示劑(編按:或稱安慰劑)。研究論文裡,四位有明顯心絞痛主訴的患者,在給予硝化甘油的前一個禮拜,莫瑞醫師僅給予看起來相同的藥物,結果發現患者症狀出現緩解,確實是在一星期後加入真正的硝化甘油才開始的。
第二是莫瑞醫師利用客觀測量工具做比較。他以布倫頓使用過的亞硝酸戊酯與硝化甘油做比較,結果發現吸入亞硝酸戊酯的患者胸痛很快緩解,可惜只持續了九十秒鐘,之後心跳、血壓就慢慢回歸到吸入前的水平;但是硝化甘油不一樣,患者感到症狀緩解比較慢,有時可能需要六分鐘之久,但其效用卻可以維持心跳及
硝酸甘油虽然效果显著,但使用时需谨慎,应注意剂量、用药方式和储存条件。此外,硝酸甘油的使用存在一些误区,如不及时用药、剂量不足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药物的效果。长期使用硝酸甘油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语
硝酸甘油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病治疗急救药物,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时需要遵循医师的建议,正确用药避开误区,注意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确保安全有效发挥它的神奇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