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致耐药性激增,中国年均数万人因此死亡
滥用抗生素致耐药性激增,中国年均数万人因此死亡
“我不过是想买点感冒药,怎么就成‘滥用抗生素’了呢?”市民张先生在家中翻看药品说明书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几天前,他在药店选购感冒药时,听从了药师的建议,选择了几款含有抗生素成分的药物。然而,仔细阅读说明书后,他才发现自己可能无意中陷入了抗生素滥用的陷阱。
张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习惯性地将抗生素视为治疗感冒的“万能药”,却忽视了其潜在的巨大风险。近年来,消炎药(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还带来了诸多健康隐患。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自2017年以来,仅有13款新抗生素获得上市许可,其中只有两款具有创新性。专家警告,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我们可能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在中国,尽管大型医院的抗生素使用已趋规范,但基层医院和普通民众中滥用现象仍较为普遍。据统计,每年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数万。更令人担忧的是,抗生素耐药性上升的速度堪称世界最快,这一问题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尤为突出。
消炎药滥用的危害远不止于此。过度使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内的微生物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感染风险。此外,长期服用抗生素还可能引发肝肾功能损害、免疫系统抑制等严重副作用。专家指出,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专家建议公众提高用药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徐京杭指出,如果采用静脉给药,抗菌药物可以马上发挥效果;而口服给药则需要1-2小时或更长时间。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最好先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要注意是否有过敏反应,避免随意更换药物。
为应对抗生素滥用问题,中国政府自2012年起实施了“限抗令”,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此后,又陆续发布了多个遏制微生物耐药的国家行动计划。然而,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医疗机构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定期对医生进行培训;公众则需提高用药知识,不盲目追求“特效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表示,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不仅限于院内自评,还需医院间交叉检查或由行政卫生管理部门组织督导。此外,网购平台易于获取抗生素,成为管理上的空白。相比医院内处方需经审查,网络购买抗生素的便捷性过高,还需加强监管。
面对日益严峻的耐药性问题,开发新型抗生素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新药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在此期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合理使用抗生素,为保护人类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滥用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提醒道。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用药意识,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