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检查量五年翻倍,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筛查
无痛胃肠镜检查量五年翻倍,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筛查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医疗技术,通过静脉麻醉让患者在无意识、无痛苦的状态下完成胃镜和肠镜检查。这项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还提高了医生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
技术原理与优势
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核心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内镜检查。具体来说,医生通过静脉注射短效麻醉剂,使患者迅速进入镇静或睡眠状态,在毫无知觉中完成检查,并在检查结束后快速苏醒。这种技术完整保留了传统胃肠镜的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等优点,同时由于患者处于镇静状态,医生可以更精细地观察病变部位,减少检查盲区,提高诊断率。
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的数据显示,无痛胃肠镜检查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还显著增加了检查数量。2014年,该院完成17000余台次各种胃肠镜检查,其中无痛胃肠镜比例从2007年的30%增长至2014年的56%。2015年,无痛胃肠镜检查已达10239例,数量之大甚至超过同期手术室内麻醉例数。
患者体验与感受
为了更好地理解患者的体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邓辉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自己给自己做胃肠镜,全程无麻醉,并录制科普视频宣传推广胃肠镜知识。
在视频中,邓辉医生详细描述了普通胃肠镜检查的不适感受。例如,在做胃镜时,他需要喝多卡因胶浆,这立即引发恶心呕吐的感觉。镜头进入食管时,他感到窒息无法呼吸,进入胃内后则有明显饱胀感和恶心感。肠镜检查时,他感到肛门口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过程相对顺利,但腹胀持续半小时左右。
邓辉医生的体验凸显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重要价值。通过静脉麻醉,患者可以完全避免这些不适感,在睡眠中完成检查,醒来后仅有短暂的头晕,不会感到痛苦。这种体验上的巨大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胃肠镜检查,从而及时发现和治疗消化道疾病。
专家意见与建议
专家普遍认为,无痛胃肠镜检查是提高消化道癌早诊率的有效手段。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数据显示,我国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高发国家,但消化道肿瘤早期并无特异性症状,临床上一经查出常常便是中晚期,治疗费用高昂,而且疗效差。通过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癌、癌前病变(息肉、异形增生等),这些可以通过内镜切除,避免发展为中晚期癌,从而提高肿瘤患者3年、5年存活率。
专家建议以下人群应尽早进行胃肠镜检查:
- 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
-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
- 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群
- 有慢性炎症性肠病史、胆囊切除术史、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费用与政策
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费用相对较高,主要因为需要额外支付麻醉费用。以北京民航总医院为例,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总费用为2706.51元(包括术前检查和胃肠镜费用),加上40元挂号费,但全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或刷医保卡余额。在一些专科机构,如西安胃泰消化病医院,无痛胃镜检查仅需195元,无痛肠镜检查285元,性价比非常高。
术后注意事项
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饮食调整:一般建议2-4小时后开始进食,从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若进行了活检等操作,则需根据医嘱延长禁食时间。
- 活动限制:由于麻醉药物影响,24小时内不宜从事精细工作或驾驶车辆。
- 术后观察:注意是否有黑便、呕血等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就医。
无痛胃肠镜检查凭借其舒适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尽管费用稍高且需一定恢复时间,但其显著改善了患者体验,并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计划接受此项检查,请务必遵循医生指导,确保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