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剑桥大学研究:饱和脂肪与心脏病风险无关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6: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剑桥大学研究:饱和脂肪与心脏病风险无关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摄入饱和脂肪酸并不会增加心脏病风险。这项研究涵盖了多个国家的数十万参与者,通过分析膳食和血液样本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还是血液中的含量,均未能证明其与心脏病存在直接联系。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的观念,提醒人们重新审视脂肪与心脏健康的关系。

这一结论颠覆了数十年来关于饱和脂肪的主流认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饮食-心脏假说”一直主导着营养学界和公共卫生政策。该假说认为,高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摄入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生理学家Ancel Keys提出,他在战后欧洲旅行时观察到,一些低收入人群因摄入较少的饱和脂肪而拥有较低的心脏病发病率。Keys的这一发现得到了美国心脏协会(AHA)的支持,并最终成为1980年美国膳食指南的基础,随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

然而,这一假说的科学依据一直备受争议。Keys的七国研究虽然被广泛引用,但其研究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他选择性地忽略了那些饱和脂肪摄入高但心脏病发病率低的国家,如德国和法国。此外,后续的分析发现,该研究的样本量过小,数据收集方法不统一,甚至在某些地区进行数据采集时正值斋戒期,可能低估了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更令人质疑的是,20世纪60至70年代进行的多项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并未支持这一假说。这些试验涉及数万名参与者,评估了饱和脂肪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尽管减少饱和脂肪摄入确实能降低胆固醇水平,但并未观察到心血管疾病或总死亡率的相应下降。例如,明尼苏达冠状动脉调查研究了9057名参与者,历时4.5年,但并未发现饱和脂肪摄入减少与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率之间有任何关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重新审视饱和脂肪的作用。加州州立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极低脂饮食反而可能增加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而这种类型的LDL才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有两种主要形态:小颗粒致密LDL和大颗粒浮性LDL。前者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后者则相对安全,不易附着在血管壁上,反而有助于胆固醇的运输和身体平衡。

研究还发现,适量摄入饱和脂肪,如椰子油中的天然饱和脂肪,可以增加大颗粒浮性LDL的比例,而不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高纤维食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等健康脂肪的摄入,也有助于降低小颗粒致密LDL的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已开始重新评估饱和脂肪的摄入建议。虽然目前仍建议将反式脂肪摄入量限制在总摄入能量的1%以下,但对于饱和脂肪的限制正在逐渐放宽。WHO建议采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红花油、玉米油、向日葵油、大豆油、鱼类油、核桃油和种子油)和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菜籽油、橄榄油、花生油以及坚果和鳄梨油)来替代部分氢化油。

这一系列发现提醒我们,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饱和脂肪并非心血管疾病的元凶,过度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可能弊大于利。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关注整体饮食模式,而非单一营养素。均衡的饮食,包括适量的饱和脂肪、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才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