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立医院团队揭示痴呆发病新机制,多模干预可延缓认知衰退
山东立医院团队揭示痴呆发病新机制,多模干预可延缓认知衰退
近日,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杜怡峰教授团队在第27届北欧老年学会议(NKG)上展示了多项关于痴呆及早期防治干预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次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汇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800多名研究人员。杜怡峰教授团队的5篇研究论文被大会录用,其中2篇作为大会发言,3篇以壁报形式展示。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共同作用,为痴呆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高血压与遗传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朱敏博士在会议上展示了题为“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medi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ypertension and CD33 rs3865444 with low cognition among dementia-free older adults: the MIND-China study”的壁报。该研究基于MIND-China队列数据,探讨了高血压与CD33 rs3865444基因变异对脑白质高信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血压与特定遗传变异的交互作用可通过脑白质高信号这一中介机制影响老年人的认知水平。这一发现提示,通过有效控制血压和调节炎症反应,可能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整体认知功能。
日间过度嗜睡与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的关系
唐诗副研究员在脑和认知老化会场作了题为“Association of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with motoric cognitive risk syndrome and biomarkers of brain aging”的报告。研究团队发现,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日间过度嗜睡与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有关。进一步分析显示,脑内白质高信号可能在这一关联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APOE ε4等位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血液标志物的关联
侯婷婷副主任医师的壁报展示“APOE-ε4 genotype modulates the association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with plasma AD-related biomarkers”揭示了APOE 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在APOE 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中,HDL水平与较低的Aβ42及Aβ42/40比值相关,同时APOE 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中HDL与IL-17a、IL-6的相关性消失,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减弱。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APOE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多模干预在痴呆预防中的作用
在题为“Global multidomain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for dementia prevention:myths and realities”的焦点讨论专题会议上,王永祥研究员作为MIND-China项目的代表,介绍了多模干预在痴呆预防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全球已有68个国家参与到World-wide FINGERS Network中,而MIND-China作为最早发起该项目的5个创始项目之一,已经完成了多模干预后的随访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生活方式的多领域干预,可以有效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降低痴呆的发病风险。
久坐行为与脑灰质萎缩的关系
韩晓蕾博士在体力活动和人体测量学的研究口头报告会议上,作了题为“Association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sedentary behaviors with gray matter atrophy patterns: MIND-China”的报告。研究团队利用加速度计客观测量了久坐行为,并探讨了其与脑灰质萎缩模式的关系。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理解久坐行为对大脑结构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提示减少久坐时间可能对预防痴呆具有重要意义。
杜怡峰教授带领的神经内科团队长期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高度认可,也为痴呆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这些突破性进展有望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在痴呆防治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