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研究会推荐:告别失眠的实用方法
中国睡眠研究会推荐:告别失眠的实用方法
“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这句看似调侃的话,却道出了无数失眠者的心声。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失眠,这个看似平常的“小问题”,正悄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失眠?
失眠,简单来说,就是该睡的时候睡不着,或者睡得不够香甜。医学上,失眠被定义为“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功能或引起躯体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具体表现包括入睡困难(成人入睡潜伏期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小时)。
失眠的原因
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理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身体疾病、药物副作用等。有时候,它可能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如工作压力、家庭变故等引起的急性反应;而有时,它可能与长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关。
如何改善失眠?
调整生活习惯
规律的作息时间是改善失眠的基础。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要注意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此外,睡前2小时内不要摄入咖啡因和酒精,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系统,使入睡变得更加困难。
优化睡眠环境
一个安静、黑暗、凉爽的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使用舒适的床垫、枕头和被子,调整合适的房间温度。如果外界噪音无法避免,可以考虑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另外,尽量避免在床上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因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合理安排饮食
晚餐不宜过饱,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饮品,如温牛奶或菊花茶。但要注意,睡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
放松身心
睡前尝试一些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冥想、温水泡脚或拉伸肌肉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让身心逐渐进入休息状态。如果躺在床上20分钟内无法入睡,不妨离开卧室,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或听轻音乐,等到困意来袭再回到床上。
专业建议
如果尝试了各种方法仍然无法改善失眠,或者失眠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推荐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失眠虽然让人烦恼,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记住,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基石,让我们一起努力,告别失眠,拥抱每一个美好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