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眼,护眼小妙招你知道几个?
科学用眼,护眼小妙招你知道几个?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这扇“窗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时间盯着屏幕、不良的用眼习惯,甚至一些错误的护眼观念,都在悄悄伤害着我们的双眼。那么,如何才能科学用眼,保护好这扇“窗户”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几个实用的护眼小妙招吧!
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
在数字化时代,电子产品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你是否知道,不同的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影响也不同呢?根据国家疾控局的建议,选择电子产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高清、无闪烁、低蓝光:优先选择画质清晰、没有明显闪烁、蓝光等级为RG0的产品,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恰当的亮度与对比度:投影设备和电视的亮度要适中,对比度也要足够,这样可以减少眼睛的调节负担。具体来说,投影设备的照度均匀度不小于80%,亮度在200~400cd/m²之间,对比度不小于500:1。电视或显示器的亮度均匀度不小于70%,亮度在300~400cd/m²之间,对比度不小于1000:1。
宽广的视角:确保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屏幕亮度都保持一致,减少眼部压力。投影设备的亮度可视角应不小于120°。电视或显示器的水平和垂直亮度可视角应分别不小于120°和60°。
大屏幕更护眼:更大的屏幕意味着可以坐得更远,减少眼睛疲劳。建议选择屏幕尺寸不小于80英寸的投影设备,或不小于60英寸的电视或显示器。
智能环境光控制:能自动调节屏幕亮度以适应周围光线变化的设备,能有效缓解眼部疲劳。
可调色温:暖色调屏幕更温和,适合长时间使用,帮助保持心情平静。
培养健康的使用习惯
除了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培养健康的使用习惯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限制使用时间: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3岁前应避免接触电子产品,3~6岁尽量少用,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时长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总时长不超过1小时。
保持正确姿势与距离:保持良好坐姿,眼睛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弯腰驼背或躺着看屏幕。观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屏幕的距离应为电视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电脑时,眼睛离电脑屏幕的距离应大于50cm(约一臂远)。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时,眼睛离屏幕的距离应大于30cm。
选择适宜的字体大小:字体和行间距要足够大,减轻眼睛负担,提高阅读舒适度。
优化使用环境:调整书桌位置,确保环境光与屏幕亮度相近,避免强光直射屏幕,减少眩光。在阳光充足的白天,显示器应面向未被直射的白墙,如果房间内的照度不足,可打开顶灯,注意灯光避免直射屏幕,降低屏幕眩光。阴天或傍晚也应当及时开灯。
夜间慎用:晚上使用电子产品易导致视觉疲劳,影响褪黑激素分泌,干扰睡眠,应尽量避免。
日常生活中的护眼小妙招
除了使用电子产品时的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小妙招可以帮助保护眼睛: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连续用眼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眺望一下远处,或者闭眼休息一会。这样眼睛才不容易疲劳和干燥。
外出佩戴太阳镜:眼睛很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侵袭,不但眼周皮肤会老化,对视力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只要外出,尤其是夏天或去紫外线比较强的海边、高山,就要戴上太阳镜。
多吃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猕猴桃等,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都能防止眼睛的功能性退变。
打乒乓球:打乒乓球时,眼睛会随着快速运动的物体转动,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延缓老花、预防近视。
常饮枸杞菊花茶:枸杞菊花茶有明目、醒脑、养肝的功效,适合长时间用眼的人群。
饮食与视力的关系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视力。根据国家疾控局的建议:
少吃含糖食物:含糖饮料、蛋糕、甜点、糖果等是儿童青少年喜欢的食物。但常吃这些含添加糖比较高的食物,不仅会导致儿童肥胖,还容易引发或加重近视。儿童青少年少吃糖,可以起到预防或控制近视的作用。
多吃蔬菜水果: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多种有益于视力健康的植物化合物,如羽衣甘蓝、菠菜、西兰花、生菜、豌豆等绿叶蔬菜中的叶黄素,黑枸杞、蓝莓、黑加仑等深色植物中的花青素,藏红花、栀子等植物中的藏红花素。这些植物化合物可能减缓眼轴的延长、抑制屈光度数的增加,从而缓解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摄入健康脂肪:脂肪也分好坏。其中,部分植物油(如豆油和菜籽油)、新鲜的深海鱼和鱼油中富含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就是健康脂肪的代表,被称作“脑黄金”。它不但有益于大脑的发育,也是视网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保护视力健康,儿童青少年应多吃深海鱼类等食物。
辟谣:这些护眼方法真的有效吗?
在互联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护眼方法,但并非所有方法都科学有效。最近,一个声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但经过调查,这其实是一个伪科普内容。视频中提到的穴位按摩、眼球转动等方法,都被专业医生证实无法逆转近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通过公众号“科学辟谣”指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
科技助力眼健康
值得庆幸的是,科技的发展正在为眼健康带来新的希望。香港理工大学与眼镜88合作开展的人工智能眼底筛查研究计划,使用自动便携式眼底相机及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为320名合资格人士进行视力测试及糖尿眼筛查。筛查成功率近9成,其中50岁以下的成功率为100%,50至59岁成功率为97%。研究发现13宗阳性个案,经进一步检查确诊5人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眼底筛查具有简单便捷、成本效益高等特点,每次筛查只需约5分钟,远快于传统眼底检查的30分钟。研究团队认为,设备和人工智能结合的自动筛查装置解决了眼病筛查的三大瓶颈问题,使得在普通门诊和眼镜店实施眼病筛查成为可能。
科学用眼,保护视力,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培养健康的使用习惯、注意饮食调理,同时还要警惕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护眼方法。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好这扇“心灵的窗户”,让我们的世界更加清晰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