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关闭广州工厂,加码中国新能源市场
本田关闭广州工厂,加码中国新能源市场
近日,广汽本田广州工厂即将关闭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官方消息,该工厂将于近期正式关闭,这一决定背后,是本田在华战略的重大调整。
关闭背后:市场变化与产能调整
广汽本田广州工厂主要生产雅阁车型,年产能约为5万辆。该工厂的关闭,是本田在中国市场优化产能、加速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从销量数据来看,本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容乐观。2024年,本田中国终端汽车销量约为85.23万辆,同比下滑30.94%。这一下滑趋势自2024年2月以来已持续11个月,其中7~9月更是出现连续三个月销量同比下滑超40%的情况。为提振销量,本田在华合资车企纷纷采取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多款车型终端降幅达到5万元。
销量的持续下滑,导致本田在中国的产能出现过剩。据统计,本田在中国的燃油车产能为149万辆,而实际销量却不足百万辆,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因此,本田决定关闭或停产在中国的7家汽油车工厂中的2家,涉及广州和武汉的工厂。这一举措将使本田在中国的汽油车年产能从149万辆缩减至100万辆,这是本田首次在中国缩小生产规模。
电动化转型:本田的未来之路
面对市场挑战,本田加快了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本田在中国加速推动电动化事业,计划到2027年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到2035年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
在新工厂建设方面,本田已取得重要进展。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作为Honda全球首个新能源工厂,已于近期正式投产。该工厂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形成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生产能力,初期投产车型包括灵悉L、烨S7等。
广汽本田也不甘落后。其开发区新能源工厂也已正式投产,设计产能同样为12万辆/年。该工厂集合了30多项全球领先、50多项国内领先、近60项Honda全球首次应用的技术工艺,实现“投产即零碳”。
在产品布局方面,本田推出了全新电动品牌“烨”。该品牌由本田中国研发团队自主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率先使用专属于新一代纯电动车的全新“H”标识。根据规划,品牌至2027年将推出六款车型,至2035年,本田在中国市场将实现100%电动化。
行业趋势:外资车企的中国机遇
本田的转型之路,反映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外资车企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共享中国机遇。
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迎来第600万辆整车下线,宣布追加200亿元投资升级沈阳生产基地。大众汽车集团在华设立最大研发中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成为全球主要出口中心,2023年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比过半。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消费者对绿色低碳的追求让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巨大,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远未饱和,将继续保持比欧洲以及美国市场更快、更强劲的增长势头。
未来展望:本田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本田正积极调整战略,以期在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本田计划到2030年实现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销售占比40%,年产量达200万辆以上。同时,本田与日产汽车签署合并协议,计划成立控股公司,三菱汽车也可能加入,以增强在智能化和电气化领域的竞争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本田对中国市场仍充满信心。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取缔役、代表执行役社长三部敏宏表示,东风Honda新能源工厂的投产,将为中国顾客提供更多高品质的电动车型,以实现“喜悦的扩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本田有望在中国市场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