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登顶年度热词,2024网络语言折射青年文化
“抽象”登顶年度热词,2024网络语言折射青年文化
随着2024年接近尾声,上海《语言文字周报》发布了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这些流行语不仅反映了过去一年的网络文化趋势,也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2024十大网络流行语
偷感(很重):指人们在做某些事时因底气不足或怕引起关注而显得小心翼翼、偷偷摸摸的状态。
草台班子/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源自"草台班子理论",鼓励人们放弃焦虑,认识到即使是职场大佬也有边干边学的时候。
班味:形容人在上班后懒得打扮,快速从"青春代言人"转变为"无聊的大人"。
那咋了:网友们对抗内耗的常用句,强调"以自己的感觉为主,不被他人左右"。
(就这么)水灵灵地××:源自某韩国艺人节目中的台词,后被用于形容令人意外、吃惊的行为。
古希腊掌管××的神:用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表现出色,后发展出调侃或暗讽的意味。
city/city不city:源自美国博主保保熊的对话,用来代指现代化、洋气等概念。
包××的/包的:最早出现在游戏博主评论区,表示对某事成功的极度自信。
红温:源自游戏角色"兰博"的技能机制,后被用于形容人生气时面色通红的样子。
搞抽象:源自某游戏主播的口头禅,现指一切反常规、荒诞、戏谑的内容。
2024:年轻人的"抽象元年"
"抽象/搞抽象"不仅登上了《语言文字周报》的年度流行语榜单,还被小红书选为年度关键词。据统计,小红书上与"抽象"相关的笔记超1000万条,相关评论达1.6亿条;抖音平台上,相关播放量达798.2亿次。
"抽象文化"为何能从一个小众直播梗发展成为年轻人的文化符号?一方面,它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为生活增添乐趣;另一方面,它帮助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建立缓冲区,鼓励真实情感的表达。
牛津词典年度词汇:脑腐
与此同时,牛津大学出版社也揭晓了2024年度词汇。经过3万名用户投票,"脑腐(brain rot)"脱颖而出。该词最早出现在1854年梭罗的《瓦尔登湖》中,用来形容精神、智力的衰退。在现代语境下,它特指长时间接触低质量网络内容导致的精神状态受损。
牛津大学出版社语言部负责人卡斯珀·格拉思沃尔表示:"脑腐向我们展示了虚拟世界的危险之一,并提醒了我们善用闲暇时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