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木雕助力忻州古城文旅产业腾飞
非遗木雕助力忻州古城文旅产业腾飞
忻州古城,这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晋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如今,古城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焕发新生,其中,90后非遗木雕传承人闫帅的创新实践,为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传统到现代:闫帅的创新之路
闫帅,这位90后的非遗木雕传承人,从小就在木头屑的香气中长大。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木雕艺人,家族传承的佛龛制作技艺已有数百年历史。然而,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成本高、效率低,在现代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闫帅意识到,要想让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必须进行创新。
他开始尝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闫帅可以先在电脑上建立模型,分析佛龛各构件的内部结构和受力情况。这种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还降低了成本,使木雕作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创意文创: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闫帅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制作工艺上,更体现在产品设计上。他深知,要想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让它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于是,他开发了一系列创意文创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忻州杂粮为设计灵感的冰箱贴。
这款名为“粮忻古都”的冰箱贴,巧妙地将忻州的地理轮廓与杂粮元素结合在一起。打开冰箱贴,里面装满了忻州的各种杂粮,如黍米、莜麦等。背面刻有“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忻州”的字样,既是对忻州杂粮文化的自豪宣言,也是对家乡的深情告白。
另一款广受欢迎的产品是龙年限定擀面杖。这款擀面杖的设计别具匠心:擀面杖的一端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另一端则巧妙地设计成秤杆的形状。擀面杖上嵌有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的图案,寓意做生意要方向明确、位置端正。最特别的是,擀面杖上还刻有“福禄寿”三星的图案,提醒商人做生意要讲诚信,否则会折损福气。这款擀面杖不仅是一件实用的厨具,更是一件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文化传承:让非遗活起来
闫帅的“闫式工坊”文创店,如今已成为忻州古城的一张文化名片。店内陈列着各种精美的木雕作品,从传统的佛龛、木雕摆件,到创意十足的冰箱贴、擀面杖,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闫帅的心血和巧思。南来北往的游客对这些精雕细琢的木雕作品爱不释手,纷纷选购作为纪念品或礼物。
闫帅的创新实践,不仅让非遗木雕焕发新生,也为忻州古城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2024年国庆期间,忻州古城接待游客超过48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9.76万人次,经营收入达1598.81万元。古城内的非遗民俗体验店随处可见,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木雕、面塑、陶艺等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忻州古城,这座承载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闫帅这样的年轻传承人的努力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非遗木雕与现代文创的完美结合,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让忻州古城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