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阳陵泉穴:中医康复的秘密武器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3: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阳陵泉穴:中医康复的秘密武器

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取穴时可屈膝成90度,在膝关节外下方找到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即为该穴。阳陵泉穴是筋会穴,也是胆经的合穴,具有疏肝利胆、强腰健膝、通利关节、舒筋活络的作用,临床常应用于黄疸、胁肋疼痛、呕吐等肝胆消化系疾患,膝髌肿痛、下肢痿痹、腰痛等筋的相关病症,或胆经循行所过之处的经脉病症,故临床运用甚广,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01

穴位概述

外为阳,膝外侧腓骨小头隆起如陵,穴在其下陷中,犹如陵下水泉,故名阳陵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合治内腑”。阳陵泉为胆经五腧穴之合穴,又为胆腑下合穴,所以阳陵泉是治疗胁肋痛、黄疸、口苦等胆腑病症的重要腧穴。《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故阳陵泉有舒筋壮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筋的相关病症。《灵枢·经脉》中对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有详细描述:起于目外眦,在两侧头和耳朵周围绕行,往下经颈部走行于躯干侧面,继续下行于下肢外侧,后入足部,止于第四脚趾和第五脚趾之间。循行所过,主治所及,因此阳陵泉可治疗少阳胆经经脉循行所经过的下肢、髀枢、颈项病,以及侧头、目、耳、咽喉等头面五官病。

02

临床试验研究

肝胆消化系统疾病

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同时也是胆腑下合穴。《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取之合”。《针灸甲乙经》:“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好太息,阳陵泉主之”。《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因此阳陵泉是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绞痛、肝炎、黄疸等肝胆消化系疾病的重要穴位。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症状多不典型,病人常在饱食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常反复发作。曹子洋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电针双侧阳陵泉穴与假穴前、15 min、30 min后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容积的变化,并测量胆囊动脉Vmax、Vmin、阻力指数RI,结果电针阳陵泉加快了胆囊排空,使胆囊容积显著减小,同时也减慢动脉血流速度和增加阻力指数,且30 min后更显著,而电针假穴前后胆囊容积、胆囊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均无明显变化。

康复治疗优势

手骨关节炎(Hand Osteoarthritis, HOA)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还可有因骨性膨大而发生的关节变形,在指间关节形成肉眼可见的肿胀,从单个关节开始逐渐累及至多个关节,呈对称性分布,其特征是关节软骨侵蚀、骨赘形成、软骨下硬化及滑膜和关节腔内一系列生化、形态学改变。其发病部位多为远端指间关节,少数为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掌关节极少受累。在临床上,西药在治疗手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存在着副作用大、禁忌症多、药费高等问题,造成了病人的依从性不高,疗效不理想,比如对乙酰氨基酚会引起华法林的代谢周期变长,对于肝功能有损伤的病人和酗酒者也不宜服用或慎用;长期或过度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严重时会加重关节损伤。现有研究分析表明,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有明确治疗作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且可降低疾病复发率。

针刺治疗具有疏通受阻经络、调和失衡气血、扶正祛邪的功效。现有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缓解软骨退行性变,应用于手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如关节疼痛、关节肿大等临床病症。八邪,为经外奇穴,针刺或点刺放血八邪穴可清热解毒,缓解肿痛及疏通经络;阳池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可用于治疗前臂疼痛麻木、手腕疼痛等;合谷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功效。《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即阳陵泉为筋病调经要穴,在临床上有疏肝利胆,通利关节,活血通络的作用;《千金要方》中云:“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故云阿是穴也。”阿是穴随病而定,以痛为腧,反应其病,通过精准定位这些穴位并施以适当的刺激,可以有效地缓解病痛,从而促进身体恢复。

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许多人都听说过中医疗法通过穴位调理身体机能的神奇效果,甚至有人会问:“有没有按了会让人开心的穴位?”在中医常用的十个穴位中,有一个穴位被昵称为“高兴穴”,它就是阳陵泉穴。在中医十总穴的歌诀中,关于阳陵泉的描述是“筋伤阳陵泉”。阳陵泉穴位于人的脚上,是筋所交会之处,因此对于抽筋、扭伤、拉伤、关节紧绷或无力等症状,都可以通过阳陵泉穴进行调理改善。此外,由于阳陵泉穴属于胆经的合穴,还能专门治疗胆腑疾病,尤其是湿热郁积胆腑时,会导致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以及善太息等症状。

阳陵泉穴的命名与其位置密切相关。因为膝盖外侧属阳,而腓骨小头形状如同一个丘陵,在这个丘陵前下方的凹陷处,经气像流水一样流入深谷山泉,因此这个穴位被称为阳陵泉。要找到阳陵泉穴,可以采取自然坐直的姿势,使大腿和小腿形成一个直角,在腿弯处小腿外侧上方,用手触摸到一个突出的骨尖——腓骨小头,在腓骨小头前方,沿着45度方向找到凹陷点即是阳陵泉穴。

按摩阳陵泉穴时,需要整个手掌用力,先用大拇指定位穴位,将大拇指放在阳陵泉穴的位置,其余四指并拢,用力托住小腿肚,用拇指指腹进行按揉。先顺时针方向按揉3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3分钟,双腿各做一遍。或者使用吹风机吹至皮肤感觉热热的就关闭,重复操作3次,也能获得保健效果。林谕临医师提醒,按摩阳陵泉穴时要产生酸胀麻的感觉才更有效。此外,还可以配合敲打疏通整条胆经,有助于加强疏泄排毒,促进气血循环,甚至有瘦腿的作用。

阳陵泉穴的作用相当多元,除了同时具有舒筋和强筋的作用外,还能改善头晕、耳鸣、黄疸、口苦、呕吐、消化不良等胆腑病证。对于治疗胆经经脉通路上的病证也有帮助。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阳陵泉对于胆囊炎、结石症、落枕、肩关节周围炎,以及对中风患者调节脑血流量都有助益。

03

总结

阳陵泉穴作为中医康复中的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3寸处。它不仅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还能有效缓解下肢关节疼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无论是治疗膝关节病痛,还是调理脾胃、清热解毒,阳陵泉穴都有着显著的疗效。通过合理的按摩和针灸治疗,阳陵泉穴为中医康复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堪称中医康复的秘密武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