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真的会让你胃疼?科学证据来了
焦虑真的会让你胃疼?科学证据来了
“最近工作压力特别大,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结果胃就开始不舒服,时不时地疼,还总是感觉胃胀。一开始以为是吃错了东西,但调整饮食后还是没有改善。后来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这可能与我长期的焦虑状态有关。”
这并不是个案。科学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大大增加患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风险。约一半的IBS患者同时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长期工作压力、紧张的工作安排和不规律的饮食作息,都可能使胃肠道在高压下不停地运转,最终导致胃痛、腹泻等问题,甚至引发胃炎和胃溃疡。
焦虑是如何影响胃肠道的?
我们的胃肠道不仅是一个消化器官,而且还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所以也称人的第二大脑。这是因为胃肠道内本身有一套自己的神经系统,整个胃肠道覆盖着数亿个神经细胞和大量的内分泌细胞,它们通过激素传递有关肠道环境及其细菌的化学信息,可以帮助胃肠灵活感知到个体轻微情绪的变化,当接收到“情绪刺激”的信号时,胃肠蠕动速度、消化液分泌就会依据信号刺激程度的不同做出响应。大部分的胃肠活动并不是由大脑直接控制,而是通过胃肠神经系统的指挥完成的。
在我们的大脑与胃肠之间有条“情绪专线”叫做脑肠轴,脑肠轴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之间形成的双向通路,也就是说这两个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信息交流,共同组成的信息交流系统,而且这个“情绪专线”是双向的,大脑和胃肠可以互相影响,当其中一方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脑肠轴失衡,这就是脑肠轴的互动。
当人处于较为亢奋的情绪时,这种情绪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脑肠轴将信息传输到胃肠,从而影响胃泌酸、蠕动、运动,容易造成胃动力不足、胃痉挛、胃食管反流、胃炎,甚至消化性溃疡。相反,胃肠状态又可通过脑肠轴影响中枢痛觉、情绪和行为,如当胃肠动力低下的时候,人会出现焦虑、过度警觉等。
情绪波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消化系统,负面情绪或长期的压力会对消化系统造成显著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具体原因如下:
植物神经(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在压力和焦虑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可能出现异常,若蠕动过慢,会导致食物滞留、消化不良和便秘;若蠕动过快,则可能引起腹泻或频繁的肠鸣。
胃酸分泌异常:情绪紧张或有压力时,身体会释放更多的皮质醇,这可能引起胃酸的分泌异常,胃酸过量分泌可导致烧心、反流、胃部不适等症状,长期的胃酸过多会增加患有胃溃疡的风险。还有部分人群在压力下,胃酸分泌反而会减少,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腹胀、嗳气、消化不良等症状。
情绪对食欲的影响:在压力或焦虑状态下,有些人可能会暴饮暴食,食欲增加,尤其是对高热量、高糖、高脂肪食物的需求增加,这种行为会给胃肠道带来负担,引发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另一部分人可能会失去食欲,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长期情绪低落会影响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进一步对消化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有研究表明,情绪和压力可以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来影响消化功能,在压力或焦虑状态下,肠道中的有益菌数量可能减少,而有害菌增多,打破了菌群的平衡。这种失衡可能改变肠黏膜通透性,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多重诸如腹痛、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此外,在情绪极度紧张或压力大时,身体的应激反应会导致血液优先供应给重要器官,如大脑和心脏,而减少对胃肠道的血流供应。这可能导致胃肠功能下降,出现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
焦虑与胃肠道疾病的关联
研究发现,IBS和焦虑抑郁状态是非常普遍的疾病,估计两者同时发生率在44%至84%之间。Prashant Singh等人做的一项临床统计分析提出,80%的IBS患者至少患有一种精神合并症,其中患有重度抑郁综合征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47.3%)。在患者出现IBS症状前38周,常有重大生活创伤(情感关系破裂、婚姻失败、家庭成员离家出走或严重的男女朋友关系破裂等)。此外,其他先前的研究表明,早期不良生活事件(EAL,如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父母重病或死亡,以及身体、性或情感虐待等)、慢性压力等易导致焦虑抑郁状态的事件容易导致IBS的患病率上升。
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IBS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升高,且无论IBS亚型如何,IBS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在印度,IBS患者患焦虑症的风险比对照组高8倍,患抑郁症的风险高7倍。Sibelli等人对11个关于压力、焦虑和IBS发病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发现焦虑患者患IBS的概率是健康人的2.38倍(RR = 2.38, 95% CI: 1.583.60),抑郁症患者的概率是健康人的2.06倍(RR = 2.06, 95% CI: 1.442.96)。
焦虑影响胃肠道的具体机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脑通过迷走神经作为交流途径来控制布伦纳腺的活动。这种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控制着全身的许多器官系统,在休息和放松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小组确定,它将布鲁纳腺与杏仁核连接起来,杏仁核是大脑中负责情绪反应的区域。具体来说,恐惧或焦虑会导致杏仁核活动减少,向迷走神经发送的信号减少。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布鲁纳氏腺分泌的粘液会减少,从而影响免疫力。事实上,将小鼠暴露在慢性压力下对它们的微生物组组成和健康的影响与手术切除腺体的影响是一样的。“布鲁纳腺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重要,”伊坎医学院的首席作者Hao Chang评论道。“作为一种由迷走神经控制的独特系统,它们直接将大脑与肠道微生物群联系起来。”
研究人员还表明,大脑通过迷走神经作为交流途径来控制布伦纳腺的活动。这种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控制着全身的许多器官系统,在休息和放松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小组确定,它将布鲁纳腺与杏仁核连接起来,杏仁核是大脑中负责情绪反应的区域。具体来说,恐惧或焦虑会导致杏仁核活动减少,向迷走神经发送的信号减少。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布鲁纳氏腺分泌的粘液会减少,从而影响免疫力。事实上,将小鼠暴露在慢性压力下对它们的微生物组组成和健康的影响与手术切除腺体的影响是一样的。“布鲁纳腺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重要,”伊坎医学院的首席作者Hao Chang评论道。“作为一种由迷走神经控制的独特系统,它们直接将大脑与肠道微生物群联系起来。”
如何缓解焦虑引起的胃部不适?
调整饮食:规律的饮食习惯对胃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尽量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
适度运动:运动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轻度运动,帮助改善心情,促进胃肠道蠕动。
心理调适: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正念练习,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和心理的恢复。
社交互动: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应对焦虑的重要资源。
兴趣爱好: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自己在忙碌中找到乐趣,转移对焦虑的注意力。
学会管理情绪,保持积极心态,对维护胃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