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添两大运河文化地标,遗址公园成网红打卡地
济宁新添两大运河文化地标,遗址公园成网红打卡地
“鲁H728Z8”,这串看似普通的车牌号码,却凝结着济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在山东,“鲁”是身份的象征;“H”则代表着“圣地”,彰显着济宁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地位。而728Z8的数字与字母组合,更蕴含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如今,济宁又添新地标,让这串车牌背后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运河文化的现代演绎
今年7月,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迅速成为济宁市的网红打卡地。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公园依托元明清三代河道管理遗址而建,是一座集保护、展示、研究、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步入公园,新中式风格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覆瓦坡顶、户牖中正,简古纯粹而又不失现代感。馆内播放的3D影片《砥柱中原 转漕上国》,生动再现了济宁河道总督署的前世今生,让游客得以一窥历任总督的治水智慧。据统计,自开园以来,遗址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成为人们了解运河文化、感受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
“运河记忆”街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如果说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是运河文化的集中展示,那么“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则是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这片全长6.4公里的街区,串联起东大寺、太白楼、天井闸等1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是外地游客认识济宁的亮丽窗口。
“运河记忆”街区采取“以留为主、改建结合”的更新方式,在不破坏传统街巷尺度和风貌的前提下,用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白天,古朴典雅的建筑与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夜晚,灯光璀璨,游船穿梭,仿佛让人穿越回昔日的运河盛景。据统计,街区日均游览人数达到5000-10000人次,周末更是超过2万人次。
文化传承与创新:济宁的新时代答卷
济宁,这座因河而兴、因水而盛的城市,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从曲阜明故城的儒家文化,到微山湖的红色记忆,再到新晋网红打卡地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和“运河记忆”街区,济宁正以创新的方式传承着千年文脉。
如今的济宁,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无论是“鲁H728Z8”这样的车牌号码,还是新崛起的文化地标,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正如济宁市委宣传部所言:“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做好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让沉睡数百年的遗址焕发蓬勃生机,彰显大运河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