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规首年:36家公司面临强制退市,66家存戴帽风险
退市新规首年:36家公司面临强制退市,66家存戴帽风险
七个交易日之后,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预报即将拉开大幕。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已全面实施,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将成为首个适用的年度报告。哪些公司面临退市风险?哪些公司会成为“*ST”公司?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全面实施,5000只个股最新排雷!36家公司面临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66家公司存在戴帽“*ST”隐患(附名单),还有部分立案调查结果未出,或者突发情况后续补充。
业绩预报季来临 重点关注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
财务类强制退市隐患涉及36家公司
根据已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前三季度报告,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沪深京三大交易所存在上述三种财务类强制退市隐患的公司共有36家(全名单请见文末图一),包括沪深主板27家,科创板1家,创业板8家。
一是因2023年净资产为负已经处于*ST的上市公司,如果这些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中之一:2024年业绩不达标、净资产仍然为负、审计报告不达标,那么就会被退市。根据每经投研院研究员梳理(暂时不考虑审计报告不达标这一条件),三大交易所因上述情况而存在退市隐患的上市公司共有18家,具体名单如下表所示:
上述18家公司2023年度和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资产皆处于负值状态,其中*ST合泰2023年度净资产-65.1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资产-77.28亿元,与深交所要求的达标标准相差较大;*ST美讯、*ST博信、ST中程和ST景峰这4家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仍然没有达到新规要求,如果2024年第四季度没有出现扭转,即使净资产能转正,也可能因为2024年业绩不达标而退市。
二是已经因2023年审计不达标而被*ST的上市公司,如果这些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中之一:2024年业绩不达标、净资产仍然为负、审计报告不达标,那么就会被退市。根据每经投研院研究员梳理,三大交易所因上述情况而存在退市隐患的上市公司共有12家,具体名单如下表所示:
上述12家公司都可能存在因连续两年审计不达标而退市的隐患,其中ST宁科和ST吉药还可能因为净资产不达标而存在退市隐患,截至2024年9月30日,2家公司的净资产分别为-3.50亿元和-5.12亿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ST宁科、*ST信通、*ST富润、*ST中润、*ST吉药这5家公司的营业收入都不足3亿元,且存在至少一项利润指标为负的情况,如果2024年第四季度这5家公司不能够扭转业绩,即使审计报告达标,也可能因为业绩不达标被退市。
三是已经因2023年业绩不达标而被*ST的上市公司,如果这些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中之一:2024年业绩不达标、净资产仍然为负、审计报告不达标,那么就会被退市。根据每经投研院研究员梳理(暂时不考虑审计报告不达标这一条件),三大交易所因上述情况而存在退市隐患的上市公司共有9家,具体名单如下表所示: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上述9家公司的业绩仍然没有达到新规的要求,如果2024年第四季度仍然没有出现扭转,那么就会被退市。其中,*ST美讯营业收入仅800万元出头,公司还可能因为净资产不达标而具有退市隐患,截至2024年9月30日,*ST美讯净资产为-1.14亿元。
66家公司面临戴帽“*ST”隐患
根据财务类强制退市规则,参考已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前三季度报告,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沪深京市场共有66家公司可能面临被*ST的风险,具体包括沪深主板的62家公司和创业板的4家公司。科创板和北交所也有个别公司存在业绩不达标的情况,但由于这些公司属于“研发型”公司,因此不适用财务类强制退市的一般规定。
部分退市隐患公司实施重整、重组投资者仍需警惕年度大考
全部A股已经被ST的个股中,按照前文标准有退市隐患的个股共有36家,在有退市隐患的公司中,无疑股东户数越多,其影响可能就越大。因此每经投研院研究员从所有有退市隐患的公司中,筛选了三季度报告股东户数前10的个股,其中ST合泰、*ST东园、*ST鹏博股东户数居前,具体名单如下(全部名单请参阅文末):
在具有退市隐患的ST公司中,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并没有发布重整或重组的公告,如上表中的ST中润、*ST银江、*ST龙津。
*ST龙津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从2023年年报披露之后,就一直存在退市风险。公司还是在努力把业绩往好的方向做,把销售做得更好,最近这一年已经有两三个新产品在做市场推广。但今年最终的业绩表现还是不确定的。”
具有退市隐患和*ST隐患的个股,或也将迎来一次关键的年度大考。
注:st新宁增发完成,退市风险解除。还有部分立案调查结果未出的,特别是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可能被st处理。
本文原文来自雪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