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消防地震演练:实战技能大揭秘
临汾消防地震演练:实战技能大揭秘
2025年1月10日20时31分,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虽然此次地震震级不高,但足以引起公众对地震应急救援的关注。就在几天前,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了一场地震应急救援拉动演练,模拟5.0级地震后的应急响应,全面检验了地震救援专业队的实战能力。
演练背景与目的
此次演练旨在检验消防救援队伍在面对地震灾害时的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进一步做好重特大地震灾害事故的处置工作。演练模拟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的场景,要求参演队伍按照真实救援行动的标准进行操作。
演练具体内容
演练严格按照“应急响应、编成出动、集结列队、物资点验、装备操作、灾情设定”的程序实施。参演队伍由150人组成,携带了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以及各类专业救援装备。
器材装备操作
参演队员携带了生命探测仪、破拆起重工具、顶撑保护设备、警戒洗消器材等多种专业装备。这些装备在实际救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生命探测仪能够帮助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破拆起重工具则用于移除重物,开辟救援通道。
搜救犬现场作业
搜救犬在地震救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经过专业训练,能够通过嗅觉和听觉在废墟中寻找被困人员。在此次演练中,搜救犬专业队展示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搜索能力,成功完成了多个设定任务。
演练成效与经验总结
演练结束后,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对此次演练进行了全面总结。总结指出,演练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如部分队员对装备操作不够熟练、团队协作仍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支队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彻查疏漏补短板:全面剖析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做好应对地震等灾害的思想准备和应急准备。
精训提能促提升:梳理队伍在人员构成、装备配置、训练组织等方面的欠缺,深化专业化训练,优化人员专业素养,提升技战术水平。
精研理论谋策略:强化地震救援业务理论学习,邀请地方专家授课,学习典型案例救援,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通信保障促指挥:加强应急通信队伍建设,准确掌握灾情信息并及时传递上报,确保在灾害救援中高效响应、精准施救。
结语
此次地震应急救援拉动演练不仅检验了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战技能,更为未来的地震救援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相信临汾市消防救援队伍将在未来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展现出更高的专业水平和实战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的防线。